上传时间: 2009-4-3 14:48:40 点击次数 19 墓碑为长方形,立在两门柱之间,背面无字,但雕工较细。正面打磨光滑,用颜体直书、阴刻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时间和内容。专家称,从碑文的内容看,墓主身份男为例授武信郎,女为例赠安人,立碑人为墓主的子孙。立碑时间为清光绪23年,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 碑文中有“例授”“例赠”“武信郎”“安人”等词,根据《清会典·吏部·验封清吏司》,清制封典,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给本身者为例授,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其殁者为例赠。武信郎为官职名,清朝的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也就是所谓的“九品十八级”。武信郎为正六品,武职。安人是封建时代命妇的一种封号,清制凡命妇封号,一品二品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以下称孺人。 文物专家介绍说,中国自汉以后,盛行刻碑之风,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葬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等,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归纳起来,有庙碑、功德碑、墓碑、记事碑、诗碑、纪念碑六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石碑文化。此墓碑及碑亭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的石碑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稿件来源: 新华网 本网转载鹿泉市人民政府网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