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书籍 > 《水从柏坡岭下来》 > 第十一章 情结引岗 > 内容阅读
四、英雄李吉瑞的苦乐人生

 前文中曾写过,李吉瑞是车行村民工排长。1970年10月20日,在王常峪隧洞冒险抢砌塌方中,被巨石砸烂了腿骨,为保全生命,医生为他做了截肢手术。从此,李吉瑞成为引岗工地上人人皆知的英雄。

  但是,李吉瑞心事重重,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高兴不起来,主要不是因为丢了一条腿,而是想到了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叫史蓝省,河北衡水地区武邑县人,乡亲们说,那是个“要模样有模样,要个头有个头”的漂亮媳妇。李吉瑞出事时,小两口结婚才66天,史蓝省正住娘家。人们推测,蓝省是外地人,户口还没办来,肯定不会再回来了。连李吉瑞也不无担心。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史蓝省回来了。她听到了吉瑞致残的消息,急忙从二百多里外赶到了温塘医院。一对新婚夫妇在这种场合戏剧性见面,大家都显得有点措手不及。李吉瑞见了妻子先是一楞,而后紧紧握住她的手,不住地埋怨说:“你,你咋来了?我成这样了,会连累你一辈子的!”说着,这个锯腿动手术时连一滴眼泪也没掉的硬汉子,象孩子般哇哇地大哭起来。史蓝省却是惊人地镇定,她一边像哄孩子一样用毛巾替吉瑞擦着泪水,一边说:“您咋这么说,你是为修引岗渠致残的,又不是干了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我不回来,对得住你,对得住乡亲们吗?咱们既成夫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后我养活你,就是讨着要着,有一块干粮我们两半分!”听了史蓝省一番话,大家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在了肚里。

  史蓝省说到做到,为了支持丈夫养伤,她在家里推土拉粪,施肥锄田,脏活重活一个人全扛着。还时不时到引岗工地看望丈夫,缝补浆洗,伺候得十分周到。大家见此情景,无不称赞。连施工团领导也直夸奖:“小史呀,你的行动也鼓舞着工地的同志们,你也是引岗的大功臣,我们感谢你!”

  在妻子支持下,李吉瑞伤愈后坚持留在工地,先是在炸药厂卷炮管,后来又在后勤砸风机上的抽风筒。他感到干这活正合自己的心意,学点技术今后也好有个出路。他刻苦向师傅学习,练了一手好手艺,砸得风筒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满手都是血口子,也全然不顾。此外,还加班加点为工友们砸烟筒,做铁壶、簸箕等。既方便了民工生活,又为工地节约了经费。这位因公致残的引岗英雄,不吃老本,继续顽强奋斗的精神,感动影响着广大引岗战士,那时的李吉瑞年年被评为劳模,坐主席台,戴红花,好不荣光。

  引岗工程结束后,炸药厂归属县工业部门管理。开始经济效益还不错,但随着治理环境,炸药厂经营日益艰难,最后连工人工资也发不出去。此时的李吉瑞不等不靠,主动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回到家乡自谋职业。他在村头路旁开了一间黑白铁门市部,靠着在引岗渠学到的手艺,为乡亲们补铝锅,钉水桶,砸水壶。凭自己的服务态度好,价钱公平,老幼无欺的声誉,吸引了三里五乡的顾客,每年下来能收入七、八千块钱。史蓝省与他同舟共济,他们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还盖了新房。加上引岗渠通水后,家里三亩责任田每年收五、六千斤粮食,小日子过得倒也可以。近十年时间,他没有向国家要求过任何照顾。有的乡亲见他拖着一条假腿,在冬天冰冷,夏天闷热的小屋里终日操劳,不平地说:“吉瑞,你找找上头,安排个轻闲活,咱们不能白废了一条腿啊!”吉瑞却不以为然,他说:“我这条腿和大家的血汗换来了清爽爽一渠水,非常值得。想想那些死去的工友们,我已经很满足了!”

  这就是那个特殊时期,那个艰巨的工程造就出的引岗英雄。他们象当年经过长征和其它战争过来的革命前辈一样,从没有把过去当成资本去向谁讨价还价,而始终对自己的过去无怨无悔。

  倒是县里还没有忘记这位当年的英雄。1993年组织上又把他调到渠道管委会工作,工龄连续计算,李吉瑞又成为一名国家职工了。随着岁月流转,闺女出嫁,儿子结婚,李吉瑞夫妇老有所养,其乐融融。

  命运象有意考验李吉瑞似的,在他即将年届花甲之时,又接连遭受了两次灾难性打击。首先是他三十岁刚出头的儿子患癌症去世。老年丧子,而且是唯一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已经是人生一大不幸。又谁知祸不单行,第二年初,与他患难与共的妻子史蓝省也因突发心脏病撒手人寰。接二连三的打击,使性格倔强的李吉瑞耷拉下了脑袋,精神几乎崩溃。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躺在床上想儿子,想爱妻,泪水把枕巾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怎么也想不开,灾难为什么总是落在自己头上?他一连多少天没有出门。

  但是几个月后,最终李吉瑞还是挺过来了。他想,人生就是与命运抗争,大家一起砸锅卖铁战引岗就是抗争,王常峪隧洞里死里逃生又是一次抗争,现在新的灾难临头,唯一的选择还是抗争。认命服输就会山穷水尽,无路可走;奋起抗争才能柳暗花明,重见阳光。他擦干了眼泪,又一次站起来向命运挑战。

  儿媳贾俊芳此时才33岁,也是一个贤惠女人。吉瑞悲痛时,她陪着一起流泪,她象婆婆生前那样为公公端饭送茶,变着法的使他多吃一点,宽心一点。一天,李吉瑞看着殷勤而又可怜的儿媳,动情而又理智地说:“俊芳,你还年轻,有合适的就改嫁吧,孩子留下、带走都行。我不能象耽误你妈那样耽误你了,一切困难我顶着!”俊芳听了两眼茫然。看到公公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却仍然想着儿媳的后事,就是亲爹娘也不过如此。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下子跪在了吉瑞面前,失声哭道:“爸,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你腿脚不方便,我不能丢下不管,从今后我就是你亲闺女,我要为你养老送终!”说罢,两人又相对痛哭了一场。

  其实,把一切都挑明以后,两个人心里反而轻松了许多,李吉瑞开始谋划今后的日子。他想,既然儿媳誓死不嫁,但也总要成个家呀!他托亲戚,找朋友,开始为俊芳张罗上门女婿。时隔不久,他们相中一位远在承德市围场县山区的一位英俊青年。他叫华建新,才30岁,同俊芳几次见面后,很是投缘。男方知道了吉瑞家的情况后,自愿到女方成婚落户。于是新事新办,喜事快办,吉瑞亲自操持着为他们办了婚事。

  如今,李吉瑞一家三代三个姓,儿媳如女,女婿比儿,不是一家,胜似一家。孙女放学回家首先扑进爷爷怀里撒欢撒娇,儿媳、女婿从外边干活回来一口一个爸,直叫得吉瑞脸上美滋滋,心里热乎乎的。几经灾难的家庭,又恢复了往日的元气。人们看见李吉瑞又拖着那条腿从家里出来了,他摇摇晃晃地在街上大步走着,同当年截肢刚出院时一样坚强。

上一篇:没有文章
下一篇:三、潘之光的引岗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