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书籍 > 《引岗情》 > 第二编 峥嵘岁月 > 内容阅读
引岗精神激励着我 宋正华

当我得知3月25日要召开引岗渠通水三十周年纪念大会的消息时,心情无比激动,我虽然离开了那里,但每想到那些往事就心潮澎湃,历历在目。引岗渠是我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启蒙工程,她教育了我,也锻炼了我,使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做,为我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基础。我有以下体会:
一、以缑增福为首的领导班子决策正确
县委领导以身作则,深入调查研究。我们获鹿从古至今“穷就穷在水上”这是个根本矛盾,在解决这个予盾的过程中,领导层中也曾有两种观点斗争,一种是打井,一种是修引岗渠。以缑增福为首的领导班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群众中去调查,找出了获鹿山区丘陵地处石灰岩层,地下水奇缺,很难打出水来;原本引来的冶河水已严重不足,只好把目光移向远在百里之外的岗南水库,那是滹沱河上游的一座大型水库,水源充足,并在建坝是时留下了引水渠口,为修建引岗渠提供了方便条件。县委领导能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调查研究,通过了修建引岗渠的决定,并于69年12月23日正式动工兴建。这正体现了十届二中全会温总理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的理论,尤其是在引岗渠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最艰巨的工程基本完成的进候,才名正言顺的被省里承认了。省里经过了反对、默认,承认三步曲后省计委才拨款支持,这说明了县委领导确实是一个坚强、团结、战斗的集体。县领导在严寒的冬季,滴水成冰,拉车百里给工地送水泥的事绩,大大地鼓舞、教育了获鹿的干部、群众,个个争着到前线参加劳动,争着运送物资支援引岗,“领导带了头,群众有劲头”的道理是千真万确的。
二、以科学的态度修改了原设计
引岗渠的测量、设计是在地区水利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平山、获鹿、无 氏三县的水利技术人员参加。测量分为导线组、纵横断组、建筑物调查组、后勤组。设计分为规划(水量平衡记算)组,建筑物组,施工与概预算组。测量完了,全班人马投入到设计中来。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采用的规范及审批手续都很不健全,获鹿承担了总工程量的70%,主要建筑物为跨温塘河、冶河,穿常峪岭等工程都由获鹿承担。跨温塘河、冶河原设计为双排预应力钢筋砼管的倒虹吸。施工前发现这个方案既降低了水位又需要上万吨的优质钢材和水泥,有可能因材料短缺而延误工期,以张文庆为首的工程技术人员,大胆设想,经过精确的对比核算,提出利用获鹿石头多,石匠多的优势,就地取材,把倒虹吸改为20米跨度的石拱渡槽,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水位,增加了浇地面积,更没有因材料的短缺延误了工期。
三、奋发图强战引岗
引岗渠经过五年酷暑寒冬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上接岗南水库,下连元氏“八一”水库,绵延102公里,引水22个流量,越过20个山头,跨过50多条河沟,穿过七条隧洞和19座渡槽,灌溉56万余亩土地,大小建筑物有128座。
冶河枢纽工程是多功能、技术牲比较高,全线最大的建筑群体,它承担着平山县南跃渠,兴民渠,大同渠和西冶大型水轮泵站的输水,又为源泉渠和冶河灌区本身的输水,配水,分洪泄洪等诸多功能。该工程横跨在平山县的刘家会、七亩二村之间的冶河上,分高、低两线,高线是大型石拱渡槽,长1170米,过水流量13立方米/秒,距地面高度26.3米,20米跨度共48孔,大孔之间的耳孔147个。低线为双排直径1.8米,钢筋砼管倒虹吸,过水流量9.5立方米/秒,全长620米,从8.5米深处横穿冶河滩底。经过三十年的运用,特别是经过了1996年洪水的经验,冶河过一万二千多个流量,工程完好无损,主要原因在于基础处理的好,槽墩多数建在岩石上,少数墩下在岩石上也做了桩基基础,在计算中考虑荷载比较全,又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从基础开挖到衬砌要求砂、石料配比,砂浆标号极为严格,层层把关。施工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渡槽拱圈的支撑架,工作架全是机关、团体、部队支援来的松软的大观杨、北京杨和东北桦木,这些木材支撑力低,支撑架无法计算,更须处处小心。在距地面20多米高的高空作业中,没有吊车,群众自己发明了“独杆摇臂土吊车”把千斤巨石送上工作台,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和劳动强度。低线倒虹吸两排预应力钢筋砼管从河底通过,要开挖深9米,宽5米的地沟,河底多为石质和胶泥状土,打眼放炮难度很大,特别是地下水上涨迅猛,边排水边开挖,给施工带来了重重困难。“打麻接口”是保证管道滴水不漏的关键,施工必须躺在管下作业,有时还要泡在水中,艰难之苦可想而知,但困难都被引岗渠的指战员们一个个战胜了,真正体现了毛主席所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真理。作为一个刚从大学门出来不久的我来说,对照这些英雄们,显得特别渺小,在引岗渠的战斗中仅仅起到了一个小小螺丝钉的作用,我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他们。我离开获鹿来山东水利设计院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时时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学习,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贯穿始终。在这里我再次的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引岗渠的指战员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当我听到引岗渠通水三十年来,为受益区连续多年粮食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灌区逐步发展成为省会西部肉、蛋、奶、瓜果、蔬菜和商品粮食的生产基地,为灌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石家庄西部生态的优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打心眼里高兴。
当我得知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和计算机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冶河灌区的管理经验不仅为本省树立了典型,也为全国的大型灌区树立了榜样,我由衷地钦佩。
2004年5月于山东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