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灌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的效能充分发挥,冶河灌区的效益日益显著。
农业增产增收
据抽样调查,灌区1974年粮食亩产190公斤,1986年粮食亩产达到294公斤,1993年粮食亩产达到358公斤。经济作物除棉花呈马鞍变化外,其他均呈增长势头。沿渠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人均收入水平逐年增加,1974年为80元,1980年150元,1984年300元,1985年510元,1993年为924元。
解决旱庄引水和部分工业用水
干渠建成,改变了获鹿县西部山区缺水面貌,1974年到1993年,共为7个旱庄1万多人口、1600多头牲畜解决了饮水困难。
宜安镇原系工业生产白点区,1970年,某炼油厂选定地址,但因无水只建了一些平房,即转移他地。1974年后,衡水地区、沧州地区及石家庄地区部分县纷纷来该镇建水泥厂、采石厂等。改革开放后,各村建材企业纷纷上马,水源均靠干渠供给和补充地下水,1993年宜安镇办工业总产值达1276万元,利润总额139万元。
改善生态环境
灌区在农作物季节为灌溉提供水源,在冬春或不需浇地期间,有计划向下游水库,塘坝供水,以备用时之需。为改善石家庄市西北部生态提供水源。沿线各水库坑塘利用渠水回灌地下水,对防止地面沉降、提高地下水位起了显著作用。获鹿县用渠水进行“春旱冬抗”和回灌的作法,于1975年经水电部工程技术人员鉴定后得到认可,并受到称赞。元氏县1991年和1992年连续向北沙河回灌1000万立方米,使沿河干里之内机井普遍上升水位1—5米。
在干渠沿线的小水库、塘坝周围缺水区内地下水位都有所提高,最多的达5米以上。
以冶河灌区作补充水源的水库,水源都有了保证,因此常年有水,为水库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越条件。全国养殖能手获鹿县二街养殖专业户石振恒,利用二街水库一角发展养鸭。1984年至1992年养鸭数量不断上升,年均出栏5000只,年产蛋90余吨。石振恒养鸭还创造了我国北方独特优种鸭——“金康F1”。该鸭场每年出售优种金康鸭数百万只供给石家庄及周末各县。二街水库水源来自干渠低线源泉渠。
干渠沿线小水库、塘坝统计表
表9—1
备注 小水库、坑塘名称 容量(万米3)
合计 28座 304.9
土门段 3座 26
张庄小水库 8
杜庄小水库 12
郑庄小水库 6
上寨段 8座 94
辛庄小水库 5
大车行小水库 28
王庄小水库 5
谷庄小水库 8
小车行小水库 8
东任村小水库 6
岭底小水库 30
南任村小水库 4
上寨段 10座 144.9
北寨坑塘 1
上寨坑塘 0.3
南寨坑塘 0.5
南故邑小水库 9.1
西郭庄小水库 10
山南小水库 80
南平小水库 10
山尹村农场小水库 20
东郭庄农场小水库 6
东郭庄小水库 8
范庄段 6座 40
城郎小水库 15
范庄小水库 3
范庄小水库 7
后赵庄小水库 3
前赵庄小水库 7
阎堡小水库 2
姬村小水库 3
县办水库 2座 3350
元氏县八一水库 3000
获鹿县韩庄园水库 350
开发了旅游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获鹿县和元氏县利用冶河灌区为韩家园水库和八一水库输水的有利条件,分别开辟和发展旅游事业。石家庄市在鹿泉市九景山庄新建的动物园中,隐凤湖的水源也是引岗渠,湖面碧波荡漾,白鹤戏水,游艇花花点点,,岸柳遮天避日,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获鹿县将韩家园水库开发为龙凤湖度假村,首先满足利民渠1.7万亩农田灌溉,其次是充分利用水面发展养鱼、垂钓和划船游览等旅游项目。 元氏县将八一水库,开发为蟠龙湖旅游区,除满足八一水灌区10万亩农田灌溉外,利用现有水面发展网箱养鱼。同时开发了划船,跳水,垂钓,建立了别墅区,供游客度假休养和游览,丰富了人民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