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综合经营,广群财源,增加收入,是灌区发展的一大支柱。
干渠绿化
在干渠渠埂植树,对护渠固堤有显著作用。1984年管理处投资2万多元,购置一批苗木,利用沿渠空闲地带植树,由各所渠管员看护,所得利润归管理所。由于经验不足,加之干渠大部是一面依山,一面紧靠农田,农民怕植树影响农作物生长,人为毁坏树木,所以没有成功。1988年开始,灌区开始组织沿渠群众植树并负责管护,采取划段包木,责任落实,包栽、包管、利润分成的办法,即灌区提供苗木,与群众3:7分成,“大头”归群众所有。因有了利润分成,沿渠群众提高了植树护树的积极性,树木成活率和保全率得以保证。到1992年底,干渠沿线约有各种树木,1.8万多棵,大部即将成材,按每棵20元计算,一两年后可回收36万元。这些树木还对渠埂维护起到良好的作用。
经营水工建材
灌区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原则,1979年由后勤负责。1989年7月,组建经营科,主要经营驻地附近水泥厂家的产品。一是为灌区的工程建设服务,二是向其它水利工程或施工单位提供水泥。经营科及水工建材经营部设科长(或经理、会计、出纳各1名,业务人员3名。该科在财务上单独核算,自收自支,并向管理处上交利润。
抗旱服务站
干渠沿渠两岸有不少农田,因没有支、斗口而存在渠边旱、水边旱的现象。为解决群众这一困难,在河北省抗旱总站的帮助下,冶河灌区管理处于1993年4月成立了抗旱服务站,设正副站长和工作人员5名,灌区自筹资金5万元,上级拨款10万元,购置了一批柴油机、水泵和输水管。本着保本微利、服务群众的原则,为沿渠旱地浇水灌溉,并制定了一套相应的设备保管使用、维修、及租赁收费制度。抗旱服务站还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了抗旱物资经销部,主要经销水泥和抗旱机具配件。到1993年底,服务站已拥有流动资金5万元,拥有柴油机5台,各种水泵11台,发电机1台,输水带10条长125米,电缆线200米。
其它经营项目
为了使灌区走上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轨道,积极发动各所开展多种经营,到1993年底,刘家会管理所面粉厂、土门水管所煤场已正式营业,韩庄管理所胶合板厂已开始筹建。
1979年—1993年综合经营收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