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书籍 > 《引岗渠志》 > 第六章 用水管理 > 内容阅读
第二节 灌溉技术

灌区覆盖地带和受益范围在建渠前基本属于旱地,没有灌溉经验,且多处于丘陵、山区、田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没有畦和垄沟,无法有序灌溉,水的浪费很大。干渠正常运行后,管理处结合当地农业部门,发动群众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平整土地、建设条田、短畦等,以利灌溉,果园、菜园实行沟灌。但仍有部分地方实行大畦漫灌。
条田灌溉和畦灌:因机械化耕作或分垄承包的地块过长又不不便使垄沟的田间,实行条田灌溉。在地块大小不一,不能实行条田灌溉和田间做成畦田。因地块不等,畦的大小也不相同。一般畦宽2.2米,畦长:丘陵地带多在40—100米,平原150—300米。


附:不同条,畦规格灌溉实验表
小麦不同条、畦规格灌溉实表

表6—1 单位:米 米3/秒 升/秒
1.56 3.4 1.75 3.75 1.9 3.8 改水成数%
4.3×5 55.5 47.8 100
2×40 46.9 40.1 90
4.3×40 61.44 46 95


灌水质量测定表
表6—2
观测日期 小畦田含水率(%) 条田含水率(%) 对比田含水量(%)
畦首 畦尾 畦首 畦尾 畦首 畦尾
冬灌后11月27日 20.9 19.9 21.3 20.8 21.2 18.7
报节后3月20日 18.2 17.9 19.2 19.4 19.2 17.9

沟灌:田间开沟浇灌,多用于果树和疏菜,部分玉米、棉花、红薯在中耕除草时亦采有沟灌。1984年后,沟灌面积逐渐减少。
漫灌:每亩少于五个畦的地块称为漫灌,这种灌溉方法虽在个别地方使用,因其对土壤破坏力较大,浇地质量差,水的浪费大而不被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