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纪事 > 引岗纪事 > 内容阅读
引岗鏖兵——9.人们心中的丰碑
每个地方都有许多引以自豪的事情,在获鹿提起引岗渠人们交口称赞,没有异议。这不仅因为当年全县人民历时五载用双手创造出这个开天辟地的翻身工程,从此一举降服旱魔。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岁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加明显,她在人民的心目中更加辉煌。还因为当时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冒着风险,忍辱负重成就了这一历史壮举,这就更加深了人们的记忆。
 
2004年3月25日引岗渠通水30周年座谈会资料
 
近年老干部参观引岗渠,瞻仰引岗渠纪念碑资料
 
普通人瞻仰引岗渠纪念碑资料

 文人记者引岗渠采风

记者采风

 

    共青团、教育局、学校、关心下一代组织等单位,在引岗渠纪念碑前祭奠为修建引岗渠牺牲的同志,缅怀老一辈的丰功伟绩,进行传统教育资料。

     石家庄市引岗渠管理处,不断对纪念碑进行清扫,年年清明前夕,到纪念碑前祭奠为修建引岗渠牺牲的同志,缅怀老一辈的丰功伟绩,对新一代引岗人进行艰苦创业的传统教育。


 
 
 
引岗渠成为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过去老人们给孩子讲故事不是西游记、水浒传就是三国演义、杨家将。现在的老人对子女们讲起过去的故事,首推他们在引岗渠战斗的场景,谈起这些,他们感到无比的骄傲。
谈到这里,人们不免会想起后来在水利局任副局长的潘之光,因为他们夫妇的骨灰都撒在了引岗渠里。潘之光是获鹿县一位老干部,原籍霸县,1938年参加工作,展转来到获鹿。解放初期,长期担任人民银行行长,后来也曾在工业、财贸部门工作过。文化革命受冲击后,来到引岗工地负责物资仓库。他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默默地工作,为引岗渠建设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离休后到北京子女家居住,病重期间,对子女们说,过世以后,丧事从简,要把骨灰撒在获鹿县的引岗渠里。在获鹿县的干部去看望他的时候,他也说明了这个愿望。他逝世以后,子女们和获鹿县有关同志按照他的遗愿办完葬礼以后,把骨灰撒在了引岗渠里,满足了他的这一心愿。几年以后他的老伴过世,同样也把骨灰撒在了引岗渠里。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干部对引岗渠的情怀。
 
列宁有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多少次英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夺取了全国政权。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勤俭建国,使一个崭新、强大的中国矗立在世界的东方。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同样,对于三县人民,千军万马、奋力拼搏鏖战引岗的历史,也应当永远铭记。
 
1984年在引岗渠通水十周年之际,获鹿县以解清林(兼政协主席)何瑞武、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