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新闻信息 > 纪念引岗渠修建四十周年 > 内容阅读
靳伟国在“引岗渠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

 

靳伟国和张志强在座谈会上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鹿泉区第三中学的语文教师靳伟国。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引岗渠文化座谈会。

作为一名晚辈,我没有亲历过战天斗地修建引岗渠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我作为一名获鹿人,作为一名引岗渠的受益者,作为鹿泉三中乡土文化与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小组的一员,我们非常荣幸地与谢树坤老师一起进行了有关引岗渠的多媒体作品制作。

在制作每一集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才真正开始体会到那个特殊年代的时代氛围,以及那个时代的人民具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那种感受也许只能用“震撼”和“感动”这两个词来形容。说到这儿,我想说说我的父亲,他是1949年出生的,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年轻时曾经亲自参加了冶河渡槽的施工。小时候我父亲曾经不止一次地对我谈起过这段经历。当时因为小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是觉得父亲很能吃苦,很能干,却不能准确地体会到那种劳动场面可以艰苦到什么程度。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后来长大之后成为一名教师的我,竟然会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走近引岗渠,了解引岗渠,感受老一辈引岗人的那份情怀与精神。让我欣慰的是,我的父亲非常喜欢我们的引岗渠作品,他看了一遍又一遍,从他专注、深情而沧桑的眼神里,我的内心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在宏观上,引岗渠成为改善元氏、获鹿、平山三县人民生活的不朽源泉;在微观上,它也成为沟通我和父亲两代人的一条温馨而幸福的关系纽带。

今天,我们鹿泉三中课题组有幸参加这次引岗文化座谈会,我们学校课题组以引岗渠为依托,在谢树坤老师的全力支持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从市级一路上升为省级,全组成员齐心协力,最终圆满结题。谢树坤老师作为我校的乡土文化课外辅导员,为我校赠书《水从柏坡岭下来》100本,为我校师生作了一次次丰富生动的乡土文化及社会实践讲座,受到学校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而今,《水从柏坡岭下来》以及课题组制作的“引岗渠“系列专题片已经正式成为我校的校本教材,这与我校“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相得益彰。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们课题组对谢老的无私付出表示深挚的敬意与谢意!

今天,我们看到了来自四面八方书画名家的精彩作品。我们终于明白了引岗渠在三县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可敬可亲的艺术家们以他们同样滚烫赤诚的心来表达自己对引岗渠、引岗人以及引岗精神的崇敬与厚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引岗渠,我也希望我们能够在谢老的引领之下,为把引岗精神、引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艺术是美的,它反映的人类心灵世界也是美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我不太懂艺术,但是我愿意怀着一份对艺术的景仰之情,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一份对引岗渠的眷恋之情,来表达我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