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新闻信息 > 纪念引岗渠修建四十周年 > 内容阅读
谢树坤关于写作“引岗渠”的体会和意见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引岗渠通水四十周年大庆,这一年是我最高兴的一年,也是最忙碌的一年。日前我找了一份12月30日周永会书记在党代会上《适应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  为加快建设省会新城区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看了看。2014年工作回顾讲到,生产总值完成346亿元,财税收入完成30亿元,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亿元,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人均纯收入达到14059元,几年来成绩可喜。报告讲到撤市设区,将与省会中心城区全面融合,为鹿泉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2015年的工作讲到着力推动“产业转型、生态转型,城乡转型,区域转型,社会转型,体制机制转型等六个转型最后讲到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同时,几处提到引岗渠的事儿,可见传承引岗精神的力度越来越大

今年领导高调提出传承引岗精神,鹿泉人民欢欣鼓舞,歌颂引岗渠的作品越来越多,形成了传承引岗精神,积淀引岗文化良好的氛围。但是,从一些文章和有的人谈话,也反映出有不客观,不贴切之处,为避免以讹传讹,误导群众,误导下一代,我说一下我所了解的情况和在写作中是怎样掌握的。

    在写《水从柏坡岭下来》一书时,进行了两年时间的采访、座谈,查阅档案,出了草稿。正式出书以后做视频,又针对性的采访了一些同志,对修建引岗渠的情况更加明确了。我也是那个时代的人,而且是我开始走向社会的年代,因为参加“四清”和在村和公社任职,也接触到了县里的一些事情。

    一.为什么修建引岗渠:

    1、改变“老八成”,“旱收平原,涝收山(区),凑凑合合八成年”,当时获鹿在石家庄地区是不错的县份,西部有源泉渠、西北部有计三渠,滹沱河边有胜利渠,东南部有井,只有源泉渠以上的村庄还比较苦。县委要解决现实中的“老八成”和思想上盲目乐观,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老八成”。所以说,“修了引岗渠才解决了吃饭问题”,“穷县变富县”等都不客观、不贴切,不能隔(割)断历史。说修建了引岗渠生活好了,不能刻意贬低过去,“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用我的话说,“那时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也没有现在这样富裕”;“天天能吃上白面卷子,还是修了引岗渠以后”等。

    2、水资源危机,井陉县修了绵右渠,平山县修了南跃渠,截了我们的水源。

    二.关于引岗渠的酝酿过程,陈景元1952年任计三渠主任,1956年任源泉渠主任。最早点破这个问题的是陈景元和技术人员张文庆,1958年井获合并,参战修建绵右渠,他们私下说,“叫咱们来修建绵右渠,这是让咱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修建了绵右渠,咱们的源泉渠就没水了”,事实正是这样。引岗渠正式提出是在1962年3月,因为当时困难时期刚过去,地区没有批准。1963年8月闹洪灾,1964年沥涝,没有提起此事。1965年大旱又提起此事并开始运作,1965年、1966年在水利部门和县里领导层酝酿、勘测。1967年在全县大讨论,做视频时采访高庚,他说山区有的村庄汇报说“吃水难,吃水难,天天三臭,苦辣咸,羊粪鸡粪猪狗粪,还有死猫死狗在里边”。大讨论的结果,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水,修建引岗渠是解决水的主要措施。杜英杰书记《热血春秋》一书中,有一条注解,“1968年征询设计方案”。1969年4月地区组织30多人勘测引岗渠全线,6月勘测完毕,回到获鹿县招待所搞设计,秋后开工。引岗渠的酝酿体现了县委、政府和水利部门为人民服务的迫切心情,体现了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

    三. 缑书记和引岗渠,说缑书记带领人们修建引岗渠,怎么写也不过头,他把主要精力放到这里了,他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鹿泉人们的心中,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缑书记1969年7月从栾城来到获鹿县任革委副主任,我参加了第一次在政府大院席棚里召开的大会,他说了一句“我们栾城人民”的口误,会场上出现了一点小波动。年底革委会主任张永安离任回部队,缑增福主持全面工作。

1970年2月缑增福任县革委主任,至1975年9月荣调地区组织部长。在这期间1970年7月23日,任获鹿县革委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1年1月8—13日召开第三届党代会,缑增福任书记、赵玉洲任副书记,1972年1月增加侯淑芳为副书记,杜英杰先后任委员、常委、副书记始终负责修建引岗渠。

    那时,焦裕禄有一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自己要亲自调查研究。缑书记来了以后继续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朱振海说分三个方面:一、翻阅县志,从历史角度看水旱灾害的情况。从他们查阅县志的情况看,中古时期水旱灾害各半,近古旱灾多于水灾,近代旱灾发生频繁。二、他们开车、步行,顺绵河向西走,一直到了娘子关,真切地看到我们的源泉渠确实没有了水源。三、在经常性的下乡工作中,认真查看旱情,并研究采取措施,打新井、挖旧井、修扬水站、修水窖等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在引岗渠施工过程中缑书记参与谋划的问题很多,还有在一线指挥的杜英杰。穿过温塘河、冶河,原来设计为倒虹吸。修冶河低线倒虹吸的管子,原来是为平山修滹北渠准备的,人民日报一篇“滹北渠.胡鬼渠”的文章,导致滹北渠下马,这批管子只够我们引岗渠低线倒虹吸用,再修高线倒虹吸买不到管子。另外,高线修渡槽提高水头1.6米,能多浇6000多亩地。当时技术上主要是张文庆负责,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宋正华等技术人员给予有力的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缑书记、杜书记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当了他们坚强的后盾。

    关于班子的集体力量,赵玉洲,侯淑芳等都是强有力的助手。当时的工作很多,不只是引岗渠,都得有人去做。所以,我们在宣传缑书记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个战斗集体。在那时写材料,写到缑书记的名字,缑书记都改为“县委一班人”。

    四.引岗渠当时的作用,引岗渠修建期间对鹿泉经济的影响,引来一渠水,换来万担粮,是最初愿望。

    按说全力以赴“砸锅卖铁”修建引岗渠五个年头,应该把获鹿经济拖垮了。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非但没有把获鹿经济拖垮,而是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修建引岗渠需要设备,县办工业、社队企业研发生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修引岗渠需要运输工具,县社队想法购买;道路不通,把道路修通,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修渠引水浇地,需要支斗毛渠配套,平整土地,促进了农田基本建设。修建支斗毛渠,林田路综合治理、方田化经营,营造防风林带,实现一路两沟1行树、2行树、3行树,促进了林业的发展。

    五.为什么修建引岗渠总结出引岗精神。我认为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获鹿县提出,并承担超出自己常规承担能力的工程,全县人民参战,自力更生,顽强拼搏,五年时间完成,彻底解决了用水问题,大大地改变了获鹿的面貌,引岗渠凝结了全县人民的心血。引岗精神的实质就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就是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引岗精神好比是一桌丰盛的午宴,你最想吃那个菜,你可以先吃那个菜。

引岗渠成功的秘诀,引岗渠的修建,体现了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领导干部带头,发挥榜样的作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积极性;科学的力量和技术人员的良心;八方支援、社会力量的支持等。

    六.使用政治名词不要牵强附会,弃除“上挂下联”、“穿鞋戴帽”生搬硬套的写作文风,如“上头正批判唯生产力论,我们顶着压力,都去修引岗渠了”。 “上头正在批判臭老九,我们用了技术人员”等等。习近平说了,“不能用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也不要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我们不要再搞伤痕文学。《水从柏坡岭下来》一书很明确,就是弘扬毛泽东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两个务必”。我们不要刻意夸大自己的高明,不要走偏误导,带来消极后果。我们要给后代留下一些详实的资料,留下一些优秀的作品,在积淀引岗渠文化,传承引岗精神中发挥作用。

七、2014年以来的工作:

5月9日召开了部分文界朋友纪念引岗渠通水四十周年座谈会,并为出版《引岗情》第二集筹稿。

鹿泉市委纪念引岗渠通水四十周年座谈会以后,电视台搞报告会、筹备展览,《鹿泉文苑》出专刊、《鹿泉视窗》出专栏等,都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电子资料,使他们在短期内迅速完成。《河北引岗渠》网站动态管理,及时添加新内容,为各单位选用所需内容,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周永会书记让我“带徒弟”的指示,7月25日召开了合作伙伴和有关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并通报了我要做的工作。

10月初整理征集到四十多幅书画等文化作品,装裱整理后,10月17日邀请合作伙伴和有关单位在我家观看并征求意见。然后举办巡展,已经在工商局、引岗渠管理处、教育局展览,现在老干部局展览。

有几所学校已经把“引岗渠”作为他们的校本教材,打造校园文化,并让我协助。我已经向他们和有关部门无偿赠送《水从柏坡岭下来》一书600多本,这些书和书画作品可以用于教学和学习。

9月至10月整理《水从柏坡岭下来写作前后掠影》一册A4纸80页,从140多张照片,反映出各界人士对引岗渠深厚的感情,和为《水从柏坡岭下来》一书出版做出的贡献。11月至12月整理出《引岗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册A4纸80页,精选了152张引岗渠老照片并编写相关文字,再现了当年为什么修建引岗渠和前人艰苦奋斗,拼命创业的旅程。

八、2015年的主要工作:用征集的书画文章等各类作品编辑出版《引岗情》第二集。继续完善《水从柏坡岭下来写作前后掠影》和《引岗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修改后待机出版。继续做引岗渠视频,还有5集要做。继续管理《河北引岗渠》网站,继续进行引岗渠文化巡展,不断增加新内容,发挥积淀引岗渠文化,传承以毛泽东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质的引岗精神,为鹿泉加快建设省会新城区做出贡献。

我们都是老熟人了,都是老朋友了,错误的地方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李继忠:总的来说挺好,再补充几点,1、能不能在媒体上,尤其在电视台发征文启示,广泛发动当年参加过施工的人员自己写回忆文章;2、要继续编辑引岗书籍,只有书籍才能流传后世;3、发动骨干作者深入生活实地采访;4、有条件的话,在南边学校发动一下。 

 

相关链接:元月9日谢树坤邀请朋友召开引岗渠文化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引岗渠管理处副主任周亚玲;鹿泉一中文化建设中心负责人张志强、教师康超英;鹿泉三中引岗渠课题组成员谢彦斌、张贵海、杜胜才、戎国强、靳伟国;宜安镇中学副校长谢新国,鹿泉视窗主编李继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