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曾国藩日记》选注 > 五、齐家篇 > 内容阅读
同治七年(1868年)

11、是日阅张清恪①之子张懿敬公师载所辑课子随笔,皆节抄古人家训名言。大约兴家之道,不外内外勤俭、兄弟和睦、子弟谦谨等事。败家则反是。夜接周中堂之子文翕谢余致赙仪之信,则别字甚多,字迹恶劣不堪;大抵门客为之,主人全未寓目②。闻周少君平日眼孔甚高,口好雌黄,而丧事潦草如此,殊为可叹!盖达官③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排场,往往轻慢师长,讥弹④人短,所从骄字生出之弊。而子弟之骄,又多由于父兄为达官者,得运乘时⑤,幸致显宦,遂自忘其本领之低,学识之陋,自骄自满,以致子弟效其骄而不觉。吾家子侄辈亦多轻慢师长、讥谈人短之恶习,欲求稍有成立,必先力除此习,力戒其骄;欲禁子侄之骄,先戒吾心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因周少君之荒谬不堪,既以面谕⑥纪泽,又详记之于此。
同治七年正月十七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八年。

注解:
①张清格:即张伯行,仪封人,字孝先。康熙进士,累官礼部尚书,谥清恪,辑著较多,门人数千。
②寓目:过目,看到。
③达官:显贵的官吏。
④讥弹:讥讽指
⑤得运乘时:运,运气;乘,趁着,凭借;时,时机,机会。
⑥面谕:当面教导。

12、只望儿侄辈读书少②有所成,将来孙辈看作榜样,便是世家③好气象④。若儿侄辈不能发奋用功,文理不通,则榜样太坏,将来孙辈断⑤难成立。
同治七年正月二九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八年。

注解:
②少:稍微。
③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
④气象:光景。
⑤断:一定。

13、居家四败曰: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同治七年二月二九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八年。

14、将妇幼功课单后添四语云:“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同治七年五月二五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八年。

15、盖家道之兴,全在“肃”、“雍”二字。隶者,敬也;雍者,知也。
同治七所七月二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八年。

16、作联赠何廉方,良久乃成,云:“万顷太湖,陶朱艇子忘身世;二分明月,何逊梅花迭主宾。”已写成矣。夜,又改云:万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同治七年八月初十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