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专题栏目 > 引岗渠红色旅游 > 内容阅读
透视冶河倒虹吸

 冶河倒虹吸是一项深埋工程。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看不见它庞大的躯体。那么,让我们揭开尘封的历史,看一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1970年秋后,获鹿县施工团在冶河枢纽工地摆开战场。茫茫河滩,乱石滚滚,水里潺潺,他们首先在工地上游截流,让河水改道,为倒虹吸和渡槽的施工创造条件。

 

    冶河倒虹吸,东西长620米,在河床底下深埋8.5米,要挖一条5米多宽的深沟,将双排直径1.8米的高压钢筋水泥管埋在地下。虽然采取了截流措施,地下水还是很多。民工们只能手工作业,有的地方是巨石和胶泥土。这个地方地下是水,离村庄又很近,打眼放炮很困难。还要把乱石、泥浆运到两岸,所以,当时施工相当艰难。

 

    在工地搬运两米多长、直径1.8米的钢筋水泥管只能靠人工作业。他们脚下就是当年施工时冶河水流,潺潺流水为施工带来的困难,现代人是难以想象的。

 

    开始安放钢筋水泥管没有机械,几十个人用粗麻绳往下放,又危险,进度又慢。那时,全县范围内只有133处一台吊车。人家得知我们的困难,毫不犹豫地将吊车开到工地,帮我们顺利地完成安放钢筋水泥管的任务。

 

    倒虹吸完成管道安装对接后,还要搞好防护、养护,保证实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在引岗渠上,所有的工程都是质量第一,倒虹吸是隐蔽工程,要做得更加放心。整个工程不仅在工艺设计上完美无缺,在施工中件件落实。上图是民工们把沾足沥青的苎麻塞到对接的管子的缝隙里,然后用水泥素灰塞满砸实。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保证管道滴水不漏的关键。施工中,在管道上部侧部施工则相对方便一些,在管道的下部施工,是相当艰难的。因为管道的下部距离基础只有30厘米,比钻到汽车底下修汽车还难,因为地下是水。那时的人们,硬是凭着崇高的信念,为鹿泉人们交上了一份经得起历史碾压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