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塘河渡槽桥墩高度为十九米多,垒砌时既没有脚手架,也没有安全网,民工就站在槽墩上垒,就是拼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面对这种情况,施工团的同志和广大民工无不焦急。槽墩垒到顶,一块块重5、6百公斤的压沿石和圈脸石如何运到十几米高的圈上去,开始就采用原始的办法,用木材搭成斜坡,用大河公社书记贡林庭总结的“六人抬,六人架,六人前后推和拉”的办法往上运。进度缓慢,劳动强度大,而且十分危险。李村营南白沙连民工宗清俊、张墨臣、张春恒和技术人员开始实验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