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是2008年中央确定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3个试点单位之一。2009年2月,鹿泉市被石家庄市委确定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加快了向打造科学发展示范市迈进的步伐。 2009年以来,该市紧紧围绕建设“科技新区、经济强市、生态鹿泉”目标,迎难而上、积极作为,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以赴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较好成绩。 全力以赴“保增长”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困难和挑战,该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围绕保增长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1、强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工作全面完成。截止今年3月底,鹿泉市最终历时21个月、提前21个月拆除全部75座水泥机立窑,累计淘汰落后产能654.4万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3120.2吨、粉尘排放量6699.6吨。同时,总投资13.2亿元的燕赵、曲寨、鼎鑫三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于今年4月份全部竣工投产,标志着该市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工作全面完成,实现了鹿泉水泥工业的历史性跨越。另一方面,三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业,以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为核心,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引进建设了一批相关产业项目。目前,总投资13.4亿元的天线产业化等9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总投资6.05亿元的华源电子等4个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总投资27.8亿元的京华电子等11个项目正在抓紧谋划,省会西部信息产业带已初具规模。休闲旅游服务业,以打造“大美天成、山水鹿泉”的旅游品牌为目标,在不断完善原有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引进建设了奥克兰小镇、清幽峪度假区等一批休闲居住项目,初步形成了长约50华里的西山旅游景观带。食品加工业,依托现有康师傅纯净水、珠江啤酒、君乐宝乳业等全国知名企业,积极引进相关产业项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四大主导产业提供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到51%,“传统产业调优、新兴产业崛起”的良好格局基本形成。 2、狠抓项目建设。一是积极转变招商引资理念。目前,该市已引进4个超百亿元项目,其中总投资100亿元的鹿华热电项目已经开工,总投资102亿元的昊天华北物流城、总投资110亿元的国际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园区、总投资100.8亿元的“水峪邦”项目已经签约。二是做大做强工业园区。该市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聚集优质项目、打造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载体,突出抓了鹿泉经济开发区和绿岛火炬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建设。鹿泉经济开发区,今年在加快整理优化区内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扩区工作,为大项目、好项目的入驻拓展了空间。今年,共安排总投资22亿元的重点项目20个,其中博威二期等5个项目已竣工试产,亚达电子机械等6个项目年底将全部投产。绿岛火炬开发区,是今年省政府新批准的32个省级产业聚集区之一。为将该区打造成为一流的产业聚集区,一方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在聘请国际顶尖战略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公司完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目前由新加坡CPG公司编制园区形态规划,已全部完成。截至目前,投资6.8亿元的福建品牌工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浙江人民电器等项目正准备落户鹿泉,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3、全力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全省节能减排“双三十”县(市)之一,去年以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重点工程治理、强化监督管理等重点工作,该市取得了全省“双三十”单位目标考核第一的好成绩,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节能减排工作优秀单位”称号。今年,该市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范围,深入推进水泥粉磨企业综合治理;新建三条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配套建设了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在减排方面,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上庄污水处理厂已正式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4000吨的曲寨污水处理厂已通过验收。 千方百计“保变样” 作为省会组团城市之一,鹿泉市与省会主城区最近,连接主城区的道路最多(11条),有7个乡镇(区)与省会接壤,这是鹿泉融入省会主城区的独特优势和条件。该市树立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理念,确定了主动“融入省会主城区、服务省会主城区”的发展思路,以“三年大变样”为抓手,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主城区建设全面提质提速。总投资15亿元、规划面积145亩的中心区旧城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年底前居民回迁楼可达到入住条件,其他建筑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同时,规划面积8.68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区开发扎实推进,投资600万元的鹿源公园建成投用,投资3500万元的东外环跨铁路桥工程年底前可竣工,投资3.3亿元的高压走廊入地、湿地公园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 西部山前生态新区开发全面启动。今年,该市抓住国家投巨资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贷款6亿元全面启动了核心区以景观道路、水系及绿化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年底前景观道路和两侧主要节点绿化工程,主要水系工程土方防渗、坝墙等主体工程将全部竣工。同时,土地收储工作有序展开,总投资10亿元的太行旅游服务中心项目近期可开工建设。年底新区整体建设效果将初步显现。 位于西部山前生态新区核心地带的上庄镇,是省级重点建制镇和石家庄市卫星城镇,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西路,南水北调西岸,东邻石环路。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线将直接通镇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近年来,该镇正在努力实现发展“总部经济”、绿色观光农业、服务业,加快经济从工业主导向三产主导的转变。在该镇的西部有古刹龙泉寺和双龙山公园、松云山公园,渡假区有建设中的名人山庄,龙泉山庄等。近年来,上庄镇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生态建设和社区宾馆饭店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建设也得到明显的进展,由此成为省会西部绿色生态的屏障,是省会市民休闲度假旅游居住的"西花园"。目前,该镇的建设已经按照石家庄市对于西部山前区的统一规划进行。获铜路东侧规划中密度板式住宅、获铜路西侧规划联排住宅,建成环境优越,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社区。龙泉寺将建成森林公园,山脚下将建成旅游、度假服务中心;二环路西延线南北两侧变为娱乐文化产业区;新庄村将建成双凤山城市公园,王庄、小李庄和韩庄等村建成会议、博览主题公园,生态湿地公园,体育休闲公园。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创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完善总体规划中的生态格局。把该镇建成生态化、低密度、有活力、人性化城镇。将山、水、田、林有机结合,使常居于城市的人们重新回归久别的自然怀抱,充分体验" 居于都市,住于田园"的新居住模式。根据“体育休闲、旅游度假、会议博览、高档社区”的定位,该镇积极发展绿色商务经济。新农村建设形成梯次式房地产构架。该镇结合区位和自然环境优势,共建成居民小区12个,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上庄镇的房地产事业从弱到强,从强到优,不仅大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居住环境,而且还吸引了万数以上省会市民入住。 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该镇启动了“青银高速公路以西景观水系和景观绿化工程”。绿化区面积10700亩,建成水系面积900亩,届时将形成“五廊、一河、三渠、四溪、十三潭、四十景点”的山水景观。今年上半年还投资1.3亿元,将京赞线上庄段改造成为双向8车道的城市一级道路。澳大利亚一家公司看好上庄的前景,今年下半年将投资4亿元,利用自然山水建设五星级宾馆“太行旅游服务中心”,投资3亿元建设“体育休闲公园”。 以人为本“保民生” 该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了民生财政增长机制,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和建设力度,使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到了广大群众。今年,在财政增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安排了各类民生资金3.3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42.9%,同比增长10.5%。总投资200万元的特教学校建成投用,总投资3100万元的黄壁庄学校、寺家庄镇学校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启动了全民健康促进工程,累计为9.6万名参合农民进行了免费体检;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民参合率达到98.08%。深入实施“三优”服务工程,免费为全市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检查服务;严格落实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奖励政策,进一步扩大了优惠政策覆盖面。积极推进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建设,宜安供养中心建成投用,城区供养中心年底前达到入住条件;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累计发放低保金637.2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资料来源:河北鹿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