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鹿泉市乡镇村 > 铜冶镇 > 内容阅读
鹿泉市桥门沟村

13、桥门沟(Qiao men gou)

    位于鹿泉市南部封龙山下,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2公里,洨河一大支流从村中穿过。全村(含大公庙)104户,434人,其中男性199人,女性235人。耕地432亩,林地7294亩。土壤多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6年12月建立人民村政权,1949年建立党支部。

    村中原有一高大天然石门,横跨河上,似桥又似门,村落据此命名为桥门沟。关于桥门,有不少传说,其中鲁班与其妹在此比赛的故事流传较广。传说是:鲁班与其妹要在洨河上建造一大桥,当他们来到封龙山下,见到洨河的这一大支流便停下来。哥哥说:“要在一夜之内建起桥来。”妹妹不甘示弱,说:“我在一夜之内做鞋一双。”比赛开始,鲁班有条不紊,进度很快,时至夜半,桥已见雏形,妹妹见哥哥将要取胜,心生一计,学起了鸡鸣,鲁班以为天亮了,放弃了施工,只留下一个桥的雏形,顺洨河而走,到赵县发现天尚早,知中妹计,又赶建了一座驰名中外的赵州石桥。

    在封龙山重建庙宇的碑记中,有的把该村记为“荞麦沟”。1982年地名普查时定标准名称为桥门沟。

    大公庙(Da gong miao)自然村属桥门沟行政村 位于鹿泉市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3公里封龙山脚下。该自然村因封龙山口建有大公庙得名。据传说大公庙乃为纪念当地武士张大宏所建。隋朝末年,兵荒马乱,盗贼蜂起。张大宏容貌魁梧,武艺高强,慷慨义气,扶危救困,附近居民,因赖以安。后宏死,人感其德,遂立祠,称张大公庙。又一说,唐军与隋军曾在封龙山下交战,李世民被困,张大宏奋勇救驾,得到李的封赏,后人为其建庙、立碑。

    据现有资料,桥门沟第一次出现系1948年1月12日,获鹿县路南、路北合并,获鹿县划为10个区(市),至1949年9月。铜冶区即第九区,辖桥门沟等村。

 

上一篇:鹿泉市南故邑村
下一篇:鹿泉市永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