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引岗纪事》文集 > 内容阅读
军民鱼水情 谢树坤

1971年5月9日,今天,满载全副武装解放军指战员的卡车,一辆又一辆的开到了王常峪隧洞工地,驻获部队(八O师)二百余名指战员,支援开挖隧洞工程来了。消息传开群众无读感慨的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出现解放军”。的确是这样,八O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自六九年驻获以来,总是和全县人民休戚与共,息息相关。抗旱时帮助打井,夏播秋种帮助耕田插秧,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在修建“引岗渠”的艰难时刻,由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开赴工程最大最艰巨的王常峪工地,大大加快了隧洞的掘进。群众为了使军民友谊长存,使解放军的功勋永载史册,故把王常峪隧洞改名为“军民团结隧洞”。

获鹿是个军事战略要地,历代驻有重兵把守。解放后驻有陆、空部队和海军的仓库,号称驻获海陆空三军。海、空同样支援了获鹿人民的革命和建设,同样结下了深厚之情。

空十三军军长楚福田亲自带领干部战士到“引岗”工地参加劳动,北京军区“五七”干校校长王定国也多次亲临工地视察指导。

在引岗渠施工紧张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获某部出动20辆汽车为工地运沙子。

引岗渠施工期间,河北省获鹿劳改队的水泥,质量优良,价格便宜,有钱没钱先拉去用。

197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获鹿县空军二十一厂,无偿支援引岗渠两列车80根长10米的红松,解决了做土塔吊的抱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驻获鹿县468医院,随时接诊治疗,为民工减少病痛,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特别是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肖锋同志,他是江西人,长征到达陕北后,奉命来到敌后开辟革命根据地,任五团政委转战在平山获鹿、井陉等地。他和这里的人民和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进京之后对群众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一直十分关心。当听到获鹿、平山、元氏人民修建“引岗渠”消息后,这位年逾古稀的将军,多次风尘仆仆地来工地视察指导,并针对当时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调拨起初,机械等给予了大力支持。

“引岗渠”犹如一座军民团结丰碑,刻下了人民解放军爱民的高大形象和鱼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