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曾国藩语录》选译 > 内容阅读
四、治军行政篇

0113 致澄、温、沅、季弟书

原 文
予[1]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2]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3],予不食言。……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我仕宦十余年,现在京寓所有惟书籍、衣服二者。衣服则当差者必不可少,书籍则我生平嗜好在此,是以二物略多。将来我罢官归家,我夫妻所有之衣服,则与五兄弟拈阄均分。我所办之书籍,则存储利见斋中,兄弟及后辈皆不得私取一本。除此二者,予断不别存一物以为宦囊,一丝一粟不以自私,此又我待兄弟之素志也。恐温弟不能深谅我之心,故将我终身大规模告与诸弟,惟诸弟体察而深思焉。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注解:
[1]、予:我。
[2]、宦囊:指任官所得钱财。
[3]、神明:神的总称。鉴临:来到审察。
译 文
道光二十九年(1849)一月,曾国藩被提为礼部右侍郎,给弟弟们写信,谈到自己终身的生活原则。他说,我自三十岁以来,就认为做官发财可耻,认为官宦人家积攒钱财留给子孙令人羞愧,令人憎恨,所以内心发誓,决不靠做官发财来留给后代。神灵可以作证,我不会违背诺言。……至于兄弟彼此之间,我也是用道德去亲爱,不想用无原则的宽容去亲爱。用勤劳节俭教育他们,用经常劳动,保持质朴劝导他们,这是用道德亲爱兄弟;丰衣美食,每件事都符合心意,这是用无原则的迁就亲爱兄弟。……我做官十几年,现在京城的家里所有的东西只是书籍、衣服两样。衣服是当差的人必不可少的,书籍是我的嗜好,因此这两样东西比较多。将来我离职回家,我们夫妻所有的衣服,就和五位兄弟抓阄平均分配;我置买的书籍,就保存在“利见斋”中,兄弟和后辈都不能私自拿走一本。除了这两样东西,我绝对不另外保存一件东西来作为做官得来的财产,连一根线一粒米都不占为己有,这又是我对待兄弟的一贯原则。恐怕温弟不能深刻理解我的用意,所以把我终身的根本准则告诉给弟弟们,希望弟弟们体验观察,深刻思考。
0131 致澄、温、沅、季弟书

原 文
二十六日,余[1]又进一谏疏[2],敬陈圣德三端[3],预防流弊。其言颇过激切,……满廷臣工[4],遂不敢以片言逆耳,将来恐一念骄矜[5],遂至恶直而好谀[6],则此日臣工不得辞其咎[7],是以[8]趁此元年新政,即将此骄矜之机关说破,使圣心日就兢业而绝自是[9]之萌。……
折子初上之时,余意恐犯不测之威,业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矣。不意圣慈含容,曲赐矜全[10]。自是[11]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矣。
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
注解:
[1]、余:我。
[2]、谏疏:臣子向君主进谏的奏章。谏:规劝(指对君主、尊长、和朋友)使其改正错误。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3]、敬陈圣德三端:尊敬的陈述君主应具备的多方面的美德。三:多方面。端:量词。
[4]、满廷臣工:全部朝廷的臣子和官吏。满:全部。廷:朝廷。臣工:臣子和官吏。
[5]、骄矜:骄傲;夸耀。
[6]、恶直而好谀:厌恶公正直言,喜欢阿谀奉承。
[7]、咎:过失;罪过。
[8]、是以:是,用在句首,加重语气。以,因为。
[9]、自是:自以为是。
[10]、曲赐矜全:意为都不公正的给予我支持和同情(谦辞)。曲:不公正。赐:赐予。矜:同情。全:都。
[11]、自是:意为“从这”的意思。

译 文
二十六日,我又向皇帝上了一道进谏的奏章,陈述了皇帝应具备的几点美德,要求皇上预防流弊。奏章中的言词非常激烈痛切。……满朝的官员都不敢讲半句逆耳的话,我怕将来皇上骄傲自满的念头产生,甚至发展到厌恶正直而喜欢阿谀奉承,那样的话,现在的满朝官员都不能推卸自己未向皇上进谏的罪责了。所以我趁皇上登基第一年才处理政事的时候,就对他把骄傲自满的要害说破,使皇上的思想一天天地变得小心谨慎,除掉自以为是的萌芽。……
奏折刚呈上去的时候,我担心会冒犯皇上的天威,就已经将自己的得失祸福全都置之度外了。没想到仁慈的皇上接纳了我的主张,并且对我赐予不该有的同情和容忍。从此以后,我更应该尽忠报国,不能再顾个人和家庭的私事了。

0178 致澄、温、沅、季弟书

原 文
军中银钱,余不敢妄取丝毫也。名者,造物[1]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予人者。
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注解:
[1]、造物:古时认为万物是天造的,故称天(神)为造物。
译 文
对于军队中的银钱,我丝毫不敢乱拿。名誉是神明珍重的东西,不肯轻易给予人们。
0217 致澄弟书

原 文
盖[1]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2]。余不能禁人之不苟取[3],但求我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答[4]圣主。
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注解:
[1]、盖:句首语气词。
[2]、稍肥私囊:慢慢地把不正当的收入装进自己的口袋。稍:逐渐;慢慢地。肥:指由不正当的收入而富余。
[3]、苟取:随便拿。
[4]、仰答:对上报答。仰:旧时公文用语,表示恭敬。

译 文
大概凡是带兵的人,大都渐渐地填满了自己的腰包。我禁止不了别人随便索取,只求我自己不随便索取,用这种作风给同僚作出榜样,并用此报答皇上的大恩。
0222 致沅弟书

原 文
水师自近日以来法制大备[1],然其要[2]全在得人,若不得好哨好勇,往往以利器资寇[3]。
咸丰七年正月二十六日
注解:
[1]、法制大备:机构制度已经健全。
[2]、要:要领。
[3]、资寇:资助敌军。

译 文
水师到现在规制已经健全,但关键在于要有得力的人,如果没有好的哨官和士兵,往往反将好的武器装备资助敌人。这是曾国藩治军思想的重要内容。

0231 致沅弟书

原 文
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1]敌情,三曰临战胆识,四曰营务整齐。
咸丰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注解:
[1]、觇(chan):侦察。

译 文
凡是有才能的将军应具备四个方面的优点,一是知人善任,二是善于观察敌情,三是临阵有胆识,四是营务整齐,并注意观察同事和部下。


0249 致沅弟书

原 文
第善觇国者[1],睹贤哲[2]在位,则卜[3]其将兴,见冗员浮杂[4],则知其将替[5]。善觇军者亦然。
咸丰八年三月三十日
注解:
[1]、第善觇(chan)国者:但善于观察国家形势的人。第:但。觇:侦察。
[2]、睹:看。贤哲:贤明的人。在位:执政。
[3]、卜:预料。
[4]、冗(rong)员浮杂:人浮于事杂乱无章。
[5]、将替:意为将改朝换代。替:替代;改换。


译 文
但善于观察国情的人,看到贤明而有智慧的人在位,便推测国家将要兴盛;看到闲散人员很多,人浮于事,秩序杂乱无章,就知道这个国家将要衰废。善于观察军队的人也是这样。

0425 致沅、季弟书

原 文
季弟错诸枉之道[1],极为当今要务。爱禾者必去稗,爱贤者必去邪,爱民必去害民之吏,治军必去蠹军[2]之将,一定之理也。
咸丰十年七月二十三日
注解:
[1]、季弟错诸枉之道:季弟不苟合各种不正派的主张。季:排行在后的。错:不合。枉:不正派。道:主张。
[2]、蠹(du)军:蠹,即蛀蚀。意为危害军队。

译 文
季洪弟摈斥邪恶之徒的主张,是现在最要紧的事。爱惜禾苗必定要去除稗子,爱惜人才必定要去除不正派的人,爱护百姓必定要去除害民的官吏,统帅军队一定要去除危害军队的将领,这是确凿不移的真理。
0448 致沅弟书

原 文
大抵欲言兵事者,须默揣[1]本军之人才,能坚守者几人,能陷阵[2]者几人;欲言经济[3],须默揣天下之人才,可保为督抚者几人,可保为将帅者几人。
咸丰十年九月初十日
注解:
[1]、默揣:默默揣度。
[2]、陷阵:冲锋陷阵。
[3]、经济:经世济民。

译 文
大抵想谈论军事的人,必须暗暗地揣摩本军的人才,能够打硬仗能够坚守的有几个人,能够冲锋陷阵的有几个人;想谈论治理国家,必须默默地揣摩天下的人才,可以保荐为总督、巡抚的有几个人,可以保荐为将帅的有几个人。
0456 致沅、季弟书

原 文
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1]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注解:
[1]、巨室:大家族。

译 文
大约军事上的失败,不是由于骄傲,就是因为懒惰,二者之中必定有一种;一个大家富户的衰败,不是由于骄傲,就是因为懒惰,二者之中也必然有一种。
0592 致沅弟书

原 文
用兵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庄子云:两军相对,哀者胜矣[1]。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二日
注解:
[1]、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
两军相对,哀者胜矣: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

译 文
用兵打仗时,人人都预料必胜的战役,其中就隐含着失败的因素;人人都预料必败的战役,其中隐含胜利的因素庄子说: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