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 致澄、温、沅、季四弟书
原文
子思[1]、朱子[2]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3]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4],以图无忝所生[5];一者修业之事,操习[6]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科名[7]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8],将来不至尸位素餐[9],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10]由天作主,予夺[11]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12]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13]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14]必有通时;士果[15]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16]?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17].谚曰“艺多不养身”谓[18]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19]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万不可以兼营并骛[20],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注解:
[1]、子思:(公元前483--402)战国初哲学家,姓孔名及,孔子之孙。他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诚”说成是世界的本原,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
[2]、朱子: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家正宗的地位。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说。
[3]、进德:提高自身的品德。
[4]、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乎,于。诚正,诚实正直。修齐,修身齐家.道,方向、方法、道理。
[5]、以图无忝所生:图,图谋,谋求。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
[6]、操:拿。习:温习。术:方法。
[7]、科名:科举功名。
[8]、亦须计吾所业:亦:也。须:须要、应当。计:衡量。吾:我。业:学业。
[9]、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10]、穷通:穷富。
[11]、予夺:给予和夺取。
[12]、然:然而。
[13]、饥馑:饥荒。
[14]、壅(yong)滞:堵塞不流通。
[15]、士:读书人。果:如果。
[16]、安:怎么。哉:语气词,表示疑问和反诘。
[17]、而已:罢了。矣:语气词表示命令.
[18]、谓:所谓。
[19]、咎:过失、罪过。
[20]、兼营并骛:同时追求几样东西。骛,追求。
译文
孔子的孙子孔及和南宋的教育家、哲学家朱熹都说,学习就象煮肉,先要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用功就象打井,与其打了好多口井都见不到水,哪比得上坚持挖一口井,力求挖出水来,而且水多的用之不尽呢?……我们读书要注重两件事,一是培养自身的美德,探究诚实正直修身齐家的道理,以求对得起生身父母。一是增进学业,在学好书本知识方面下功夫,以求自我保护。……科举功名是当官享受俸禄的阶梯,也应当衡量我们的学业,将来当了官,不至于空占着位子不干工作白吃饭,这样得来功名才觉得不惭愧。能不能谋到饭吃,命运的通达与否由天主宰,官职的得到与失去由别人主宰,学业的精通与不精通完全由自己主宰。然而,我从来没有见过学业确实精通而最终没有饭吃的人。农民如果努力耕作,虽然有灾荒的年景,但总有丰收的年景。商人如果囤积了货物,虽然有时滞销,但总有畅销的时候。读书人如果真的能精通学业,怎么能断定他会始终得不到科举功名呢?即使最终得不到科举功名,又怎么会没有别的途径可以谋求到饭吃呢?这就只须担心自己的学业精不精罢了。追求学业精通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一个“专”字而已。俗话说“艺多不养身”,指的就是不专。我挖的井很多却没有水喝,这就是因为不专的原因,弟弟们一定要力求在学业上专一。……千万不可同时从事多种学业,几样事都同时用功,就一定会没有一项专长。我殷切地嘱咐你们,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
0029 致澄、温、沅、季四弟书
原文
盖士人[1]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注解:
[1]、盖:句首语气词。士人:读书人。
译文
读书人学习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肯定不甘心居于下游。有见识就懂得学问没有穷尽,不敢学到一点知识就自满,象《庄子》中讲的河伯看海、井蛙观天之类的人,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肯定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这三点缺一不可。
0043 立 志 箴
原文
煌煌先哲[1],彼不犹人[2]。藐焉[3]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 我 者 厚哉[4]!弃天而佚,是及凶灾[5]。积悔累千,其终也已[6]。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舆之以言[7]。一息尚活,永矢弗谖[8]。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注解:
[1]、煌煌先哲:煌煌,明亮、鲜明,意为突出。先,祖先。哲,聪明有才能的人。
[2]、彼不犹人:他们不仍然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吗?彼:他们。犹:仍然。
[3]、藐焉:藐,小、幼稚.焉,代词,相当于之。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现代汉语的“啊”。
[5]、弃天而佚,是及凶灾:佚,安乐。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
[6]、积悔累千,其终也已:悔,灾祸。千,比喻很多。终,最后、末了。已,完毕.
[7]、荷道以躬,舆之以言:荷,担。道,道理。躬,身体。舆,舆论。
[8]、永矢弗谖:矢,正直、端正。弗(fu),不。谖(xuan),欺骗、欺诈。
译文
聪明杰出的祖先,他们不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吗?藐小的我自己,也同样是父母所生。在聪明和福禄方面,天给予我的已经非常丰厚了,我如果违背天意而贪图安乐就会遭到灾祸。一生中的后悔积累到千万次,到头来将是一事无成。过去的过失已经无法挽回,一切从今天重新开始,我要用铁肩担当起道义。用自己的口和笔将它不断宣传。只要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将永远不忘记自己的誓言。
0270 谕纪泽书
原文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读者……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1],非密咏恬吟[2]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至于写字,真行篆隶,尔颇好之,切不可间断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至于作诸文[3],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注解:
[1]、概:景象。
[2]、密咏恬吟:密,平静。咏、吟,声调抑扬顿挫地念诵或歌唱。恬(tian),安静、心神安适。
[3]、作诸文:作各种文章,包括四书文、试帖诗、律赋、古今体诗、古文、骈(pian)体文。
译文
读书的方法,默看、朗读、写字、作文,四项每天不能缺少一项。所谓看……。所谓读,就是读《四书》、《诗经》,李、杜、韩、苏的诗,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的散文等这些作品不高声朗诵便体会不到其雄伟的气势;这些作品不以平静地抑扬顿挫地声调朗诵就回味不出其深远的余韵。……至于写字,楷书、行书、篆书、隶书你都很喜欢,千万不能中断一日。既要追求写得好,又要追求写得快。……至于写各种文章,也应当在二三十岁以前打好基础,过了三十岁以后,就很难长进了。
0398 谕纪泽书
原文
无论古今何等文人,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无论古今何等书家,其落笔结体[1],亦[2]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故吾前示儿书,专以一重字救尔之短,一圆字望尔之成也。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注解:
[1]、结体:结构。
[2]、亦:也。
译文
不论古代、现代什么样的文人,他们下笔造句,总要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不论古代、现代什么样的书法家,他们下笔写字也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所以我以前给你写信,专门用一个重字纠正你的缺点,用一个圆字希望你有所成就。
1233 谕纪泽书
原文
尔等于少壮时,即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
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
译 文
你们在青少年时代,就应当从有恒心上实实在在地下工夫。然而在学习上必须钻进去,觉得有情韵趣味,学习情绪培养得生机盎然,才可历久不衰,如果你没有情韵趣味,被迫地学习,则不能真有恒心。
同治八年六月二十八日 日记
原文
今虽暮齿衰迈,当从“敬静纯淡”四字上痛下功夫,纵不能如孟子、元凯之所云[1],但养得胸中一种恬静书味,亦稍足自适[2]矣。
注解:
[1]、孟子、元凯之所云: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说“深造自得”,即作学问是一件乐事的意思。元凯,即杜元凯又名杜预,西晋学者,他在《左传.序》中说: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yu)之,使自趋之。“优、柔”悠闲自得之意。“厌、饫”皆满足的意思。
[2]、适:恰好。
译文
现在虽然年纪老了, 但是还可以读书,不过应当从“敬静纯淡”四字上实实在在地下功夫,纵然不能如孟子说的“深造自得”那么有趣味和杜元凯说的“优柔厌饫”(即悠闲自得那么满足),但是养得胸中一种恬静书味,也就恰好使自己稍微得到一点满足了。
同治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日记
原文
念[1]老年读书,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