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字记录叔侄曾在此牧羊,三点证据排除后世造假可能。专家:“草根”石刻或可印证宋代乡学教育普及程度。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鹿泉市九里山深处一山洞内,惊现一面疑似宋代牧羊人的摩崖石刻。记者闻讯进深山探访,终于在半山腰的山洞口找到了那面仅刻有26字的石壁。河北省社科院专家孙继民认为,石刻中“自己、姪”均有时代特征,并有敦煌文献考证为据,这面简短的“草根”石刻或对宋代乡学以及当时的教育普及情况提供重要佐证。
洞口西侧洞壁上,却隐约可以看到三行石刻文字,这些文字离地不足2米,与人同高。
虽然年代久远但依稀可以辨认,分别是“牧自己羊,因记。田村明玉(或为“五”)番化之与子姪。庆历五年后五月十二日。”
记者发现,题记中的26个字明显为刀、石所刻,但深浅不一,并且字体很不规整
73岁的杨建忠,曾是鹿泉市文保所的所长,也是第一位进山考察“字儿洞”的专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杨建忠从当地村民口中得知狼窝沟内有一处刻着字的山洞后,便带着几名工作人员进了山,并在洞口西侧的石壁上拍下了26字题记的照片。随后将“字儿洞”列为县文保所的文物点,并登记造册。到底是不是宋代牧羊人的题记,一直是杨建忠心中的一个结,直到他去年见到了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孙继民。
狼窝沟的“字儿洞”,在王屋村几乎是家喻户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