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书籍 > 《引岗情》 > 第五编 感想建议 > 内容阅读
引岗工程纪实、回忆与感想 贡承顺

我是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的,1956年起即开始从事水利事业。踏遍了鹿泉市的山山水水,修渠、打井、建库等工程。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意识到兴修水利是改变贫困面貌,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主要途径,是促进鹿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1969年秋冬开工兴建的引岗渠工程,是鹿泉市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举动。从工程的筹建、施工至止竣工受益我有幸参与了全过程。在纪念引岗渠通水三十周年之际,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回想起当年中共获鹿县委正确的领导与精心的指挥,回想起与我一起共同战斗的同志们,回想起那艰难困苦的施工场景。今提笔写了几段不成文的纪实回忆与感想。 
三月二十五日,对于鹿泉人民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1974年的这一天,鹿泉人民奋发图强、改造山河、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引岗渠终于通水受益了。
中老年人都记得,引岗渠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鹿泉人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彻底改变农业“老八成”的落后面貌和群众的生存生活条件,数万名群众在中共获鹿县委的领导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成了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在工程的修建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壮丽感人场景。
转眼间,三十个春秋过去了,引岗渠以其巨大的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十年来引水量达32.5亿立方米,灌溉着四十余万亩良田。其粮食亩产由140公斤猛增至800公斤,整个灌区年增产粮食达2.79亿斤,年经济效益达1.53亿元,相当于施工投资的三倍;而鹿泉市(获鹿县)在当年通水后粮食亩产就过了“长江”(802斤)。2003年度全市生产总值达93亿元,年财政收入达4.67亿元,人均收入达4387元,达到小康标准,并进入了全省的十强县和全国的百强县(市)之列。
引岗渠的建设成功,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它培养了一代勤劳、勇敢、能吃苦、善于进取的新人。如今人们一提起“引岗”二字,就感到精神振奋,无所畏惧,勇往直前。鹿泉市委特把引岗渠工程定为教育青少年的示范基地,使引岗精神代代相传。
鹿泉市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提出了“打造经济强市,建设生态鹿泉”的号召,具体制定了各行各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引岗工程培植的龙凤湖,九景山庄等自然景观和优势,为加快鹿泉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缑增福同志,这位当年顶着重大压力,坚持并领导修建引岗渠的原获鹿县委书记,如今已满头银发。回首往事,他感慨不已的说:“建设引岗渠是全县干部群众一次思想的大解放,也是一次生产力的大解放,它让鹿泉人民眼界更宽了,胆子更大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说:“引岗渠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能修成了,现在的困难再大,克服它就不在话下。”群众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创业精神——就是我们鹿泉人民的引岗精神!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引岗精神融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去,为鹿泉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福人民,造福后代,继续发挥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2004年3月25日

上一篇:没有文章
下一篇:感想 引岗战士封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