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水利局局长 梁立安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三十多年前,中共石家庄地委察民情、顺民意、集民智、兴民利,领导获鹿、平山、元氏三县人民,吹响了改变家乡旧面貌、为水而战的号角。在他们的带领下,太行山前、冶河两岸沸腾了,三县人民劈山凿洞、跨河越谷,开始了一场人与自然的艰难较量;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闪耀着时代文明的光辉篇章;“群众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治水”的引岗精神将永载史册。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引岗渠已步入了而立之年,回首三十多年引岗渠的风雨历程,也正好伴随着共和国的数十年的沧桑巨变。现在我们重温引岗历史,既在于追忆当年老前辈和先贤们的丰功伟绩,又在于不断总结经验,更新思想理念,再创灌区新辉煌。
一、审视工程建设轨迹——引岗史首先是一部创业史。
三十多年来,引岗渠的建设,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动工兴建阶段(1969——1974)
三十多年前,获鹿、平山、元氏三县人民以“愚公移山、气贯长虹”的革命英雄气概,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投资5571.5万元,投工1939万个,修建了这一“造福后代、泽被苍生”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
引岗渠工程浩大,全长102公里,其中总干22公里,干渠80公里,大型建筑物有渡槽19座,隧洞7座,各类渠系建筑物800多座,并且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在河北水利史上也属重大工程。尽管如此,以缑增福同志为代表的三县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等、靠、要”,而是“依靠自己”。缺少技术和经验,就虚心求教,在实践中边干边学;缺少机械设备,就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大打一场人民战争,数以万计的石料,靠人推肩扛运到了百里长堤。三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筑起了引岗渠不屈的脊梁,创造了燕赵大地上的人间奇迹,完成了引岗渠的首次创业。
2、完善配套阶段(1975——19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