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修 建 引 岗 渠 的 回 顾
纪念引岗渠通水三十周年
缑增福
今年3月25日,引岗渠建成通水已经度过整整三十个年头了,心潮但每想到那段往事,就澎湃,历历在目。群众那种盼水如饥似渴,修建中那种艰苦创业的精面如同神,那种战天斗地的场一幅画卷展现在眼前,像一曲嘹亮的歌声回荡在耳旁。
昔日太行山、王屋山下的愚公因大山挡住了家乡的出路,他决心挖掉这两座大山。三十年前太行山前又一愚公群体,因山头挡住了他们富裕起来的水源,他们团结起来,下定决心挖掉这些大大小小山头,把岗南水库的碧水引到家乡,从根本上改变家乡的面貌。
获鹿为什么穷?穷就穷在水上
说到穷群众总是把穷和“水”字联系在一起。韩庄公社的群众说,“名韩庄,实旱庄,三年两载闹灾荒,不吃玉米光吃糠”。上宅公社的群众说,“几个寨闹旱灾,收不上粮食收点菜,想吃菜到上寨”。石井公社11个村就有8个村缺水或无水,特别是黄岩村要不吃窖水,要不走四五里路到别的村担水拉水吃,真是水贵如油。这个公社常年唯一的任务就是拉水担水动员群众抗旱。每逢播种、保苗等抗旱季节,县里就得组织机关、团体、学校、部队支援石井公社抗旱。全县也因缺水树木稀少,景象荒凉,气候较热,常年小麦要比东部平原早熟一个星期。遇干旱年小麦就被旱死,观后令人痛心。
获鹿的干旱缺水史书有记载,汉朝大将韩信镇守土门关,就因缺水而发愁,一日白鹿从东向西跑去,韩信用箭射准了白鹿,白鹿带箭逃跑,待官兵追赶上时,白鹿钻入地内,只把箭插在地上,待将箭拔出时一股清泉喷出地面流入土门关。这个传说说明人民如饥私渴,对水的盼望有由来已久。
获鹿人民千百年来,为了解决水的困扰,与天斗与地斗,蓄天上的水,挖地下的水,引境外的水,进行了顽强的奋斗。早在汉代时就从平山境内引过冶河的水,修过太白渠。民国时期在井陉县境内引冶河水修建了源泉渠。解放前夕又修建了计三渠。1958年与井陉县联合修建了人民渠。这些工程在当时都曾起了一定作用,但终因水源不足或河流改道,而不能适应农田灌溉的需要,缺水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众望所归修引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