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纪事 > 《引岗渠》中篇 > 内容阅读
1.《河北引岗渠》中篇报告文学【编者按】

 

引岗渠冶河渡槽近照  谢树坤 摄
 纵观我们这个地方,在历史的长河中,先人们修建了多条河渠,都为当时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们生活起到了极大作用。但是,人们为什么对引岗渠情有独钟。我分析有三条原因:
一是它足以改变一个县的面貌,是一项富民工程。引岗渠建成以后,获鹿县(今鹿泉市)从此有旱年没有大面积旱灾了,粮棉年年增产,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大大提高。 

 

山区的丰收景象

 


 

平原的丰收景象

 

民工在工地搬运修建倒虹吸用的水泥管
1974年春季引岗渠通水受益,当年,获鹿县粮食总产量增加了6893.4万斤,增幅45.4%,是建国以来增产最高的,相当1949年全年粮食产量。从此大大改变了全县的面貌。引岗渠是对获鹿县来说,是真正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翻身工程。
平山县近水楼台先得月,虽不像获鹿县受益那么多,也功不可没。
元氏县虽在渠尾,他们不但可以直接灌溉农田,最大的效益是为八一水库提供了不竭的水源。
二是工程的艰巨性和人们的创业精神非凡,纵观石家庄地区县级水利工程,没有那项工程能像引岗渠王常峪隧洞和冶河渡槽这样的特大工程,和那么多的大工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各方面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这些工程显得更加艰巨。人们经过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在引岗渠上实践了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英明论断,以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协作”的引岗精神。人们说引岗渠都修成了,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引岗渠虽然那么艰难,但是凭着一心为人民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毅力,人们以参加修建引岗渠为荣。全县人民多数直接参加了这项工程,少数人间接支援了这项工程,人人都觉着引岗渠上有自己的血汗。

 

民工们向引岗渠工地运输所需物资

 
民工们在向渡槽的槽墩上搬运大块石料

 

 
渠首水闸近照  谢树坤  摄
 
大家经过5年艰苦决绝的努力,穿过20多座山头,跨过50多条沟豁,终于修成了引岗渠。人们说,与其说引岗渠是用双手修建的,不如说是用心血铸成的,从领导到民工都在引岗渠上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心血。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对引岗渠的感情无法割舍。
三是引岗的经济效益、社效益经久不衰。这项工程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初,经过获鹿县多任领导和众多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反复考察论证的成果。
实践证明,引岗渠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但继续为平山、鹿泉、元氏三个县市的农业灌溉提供水源,而且开始为石家庄西部一些工业用水提供水源,同时为石家庄的太平河、滹沱河、民心河、植物园、动物园、龙凤湖、蟠龙湖等景区生态用水提供水源,为石家庄西部山前新区开发提供水源,引岗渠成为石家庄的重要水源之一。

 

 
太平河入滹沱河口景观近照  谢树坤  摄

 

 
太平河秀水公园瀑布    谢树坤 摄
能为人们创造这么多福祉的工程怎不让人眷恋,这样的工程人们能忘得了吗? 
 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不是迷恋那段历史。而是分析在那段历史中,有的地方该办得事,停下了;有的地方,想方设法,为人们办事。同在一个时期,为什么有两个结果呢?我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浮躁,不要狂热,都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为人民有利的事,要坚忍不拔,顽强拼搏,老老实实地干下去,最终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上一篇:没有文章
下一篇:2.引岗渠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