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谢树坤老师的发言很实在,明确地讲述了他在写作“引岗渠”时的体会和意见,我很赞成。我是宜安镇中学,校本教材《点亮智慧,传承引岗》的负责人的谢新国,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引岗渠文化座谈会。 大家都知道,引岗渠是石家庄地区历史上重大的水利工程,在河北省亦屈指可数,陈永贵同志视察后说:“这是中国的第二条红旗渠”。引岗渠的建成不仅实现了“引来一渠水,换来万担粮”的最初愿望,而且滋润了滹沱河、太平河、民心河、东南环水系等水库和公园,森林面积大大增加,改善了石家庄市的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精神力量的威力,形成了人们认可的“引岗精神”,成为三县人民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这本来是一段鹿泉人民应该世代永远铭记的历史,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引岗渠的历史不清楚,对三县人民的这段创业史缺乏了解。他们对引岗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知道其历史渊源。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引岗渠的光辉历史,感受三县人民的创业史,从而继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引岗精神,根据国家课程资源开发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社会资源环境,决定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地处鹿泉区宜安镇,一方面引岗渠从我镇穿过,为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另一方面,我镇仍有部分当年参加引岗渠修建的干部群众和劳动模范,使学生能通过走访调查获得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在我校学生中开发实施《点亮智慧,传承引岗》校本课程,既契合国家课程开发提出的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源的要求,又能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校本教材实施过程中,谢树坤(原宜安镇党委书记)老书记不仅为我校赠书《水从柏坡岭下来》100本,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带领我们重温了当年修建引岗渠的艰难历程,阐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治水”的引岗精神,广大师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宜安镇中学全体师生对谢老的关心爱护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引岗渠,这些精彩的作品使我们对引岗历史、引岗精神理解的更深刻,也为我们把引岗精神、引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我们要继续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引岗渠背后的故事活动,征集学生的书画文章各类作品,教育学生更好的传承引岗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