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黑渠”之说的来历
省农办不支持这项工程,理由是修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宽开石津渠都是为了东部县份的防涝和灌溉。获鹿、元氏是富水区,应当用打井的办法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修建引岗渠是夺下游的水,是效益搬家,所以不支持此事。
二、张屏东与引岗渠
1970年4月23日(24日),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日子。正是这天,地区召开了农田基本建设会议。获鹿县高绍书代表县里、陈景元和贡承顺代表工地参加了会议。
地革委副主任(主任由军人担任)张屏东问获鹿县参加会议的同志:“王常峪隧洞打了多少米。”因为隧洞才掘进了30米,他们认为不好向上级交待,高绍书、陈景元让贡承顺说,万一领导批评,他们再说话。
贡承顺怀着不安的心情说:“才进了30多米。”
张屏东听后说
-
鹿泉市水务局,实践科学发展观,依托引岗渠,建设石家庄西花园。
-
杜振海 杜振华 杜振琪
引岗渠通水受益已经30多年多了,每当看到太行山前向南滚滚畅流的引岗渠水,父亲杜英杰和那时的老书记缑增福、赵玉洲、侯淑芳等前辈的身影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由于引岗渠的通水,丘陵、平原的麦田都得到了灌溉,喝足了冻水的麦苗安然越冬,也为来年的夏粮丰收打下了基础。引岗渠把冶河、岗南水库的水引入了石家庄市区的环城水系,建成了太平河、滹沱河景区,极大的改善了安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然而回想起当年带领大家劈山导河,凿洞架桥引来幸福水的人们,无不感到自豪和兴奋。我的父亲杜英杰就是当时其中的一员——引岗渠工程的前线总指挥 。
父亲在“文革”中受冲击,住牛棚、上“五七干校”,又到石井公社下乡,到黄壁庄水库施工。1969年调到了当时获鹿县的一号工程“引岗济冶”施工团任总指挥。1970年春节刚过ÿ
-
——引岗渠开工建设四十周年致庆
金凤飒爽,橘柚飘香。
高朋盈堂,贺我渠昌。
己酉之初,国运鸿旺。
地利天祥,斯渠得创。
凝心聚智,虎卧龙藏。
励精图卓,谱我佳章。
历时五载,风雨沧桑。
四十之年,壮岁如阳。
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科学发展,并蒂辉煌。
华夏文明,与此弘扬。
引岗风采,享誉流芳。
众志成城,自凡变煌。
龙腾鳯翔,开来继往。
幅囿情长,难尽其洋。
恭疏拙引,以饗大方。
四十年春华秋实,
用真情与智慧筑情爱之舞台。
演绎灌区与百姓之风采,
令冰冷的胸膛绚丽如虹。
共携手铸就人间真爱,
同奋斗谱写辉煌未来。
四十载暑往寒来,
伴世纪腾飞之引岗灌区一路走来。
铭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治水思想
-
2008年4月25日《石家庄日报》记者赵红新、王律、董子凝在第10、11两个版面“讲述”栏目谈“引岗”话题。
-
――纪念引岗渠开工建设四十周年
引岗渠,从开始修建到现在整整四十年了,那个年代的许多事情,人们可能都已忘记,但每每看到引岗渠,提到引岗渠,那一幅幅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画面,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个个为修建引岗渠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名字,就会浮现脑海,令人崇敬,使人震撼。“老引岗”就是依靠这鲜血和生命凝结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治水”的精神,铸就了人造天河——引岗渠,三县人民的生命之渠、富民之渠,石家庄人民的生态之渠。
修建引岗渠,从开始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它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这场斗争甚至是残酷和悲壮的。没有任何机械设备,每天粮食很少,大自然极其险恶。没有参考资料,土专家就亲自勘测、精心
-
----纪念河北引岗渠修建40周年
石家庄市冶河灌区引岗管理处 温丙申
今年是河北引岗渠修建40年,在这一难忘的日子里作为灌区的一名水利工作者慷慨无比,重任在肩。在此,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首先向曾经为修建引岗渠而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及建设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问候!向为修建引岗渠而光荣牺牲的英烈表示深切缅怀!
水是生命之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之本。中华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治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利灌区建设,弘扬引岗精神,推进灌区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灌区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为纪念引岗渠修建40周年之际谈点个人的想法和认识。
1、引岗修渠,团结治水,造就了引岗精神
自古有大禹为民治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