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氏县水利建设纪实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2013.8.26石家庄日报
八一灌区的农田,过去用机井灌溉,1亩地需用电80度,缴电费60元,如今“渠改管”浇地不用电,按150立方米水/亩计算,仅需水费30元;机井灌溉1亩地需耗时2小时,而“渠改管”出口流量达0.1立方米/秒,浇1亩地仅需20分钟,可以节省近二十元的人工费。“渠改管”工程实施以来,农田灌溉省时省力又省钱,被当地群众赞为“得民心、保民生”的惠民好工程。
据了解,元氏县八一灌区建于1959年,共有干、支、斗渠163公里,其中由村级管理的斗渠以下明渠104.4公里,绝大多数为浆砌石渠道。由于年久失修,该灌区受益范围曾从8万亩萎缩至不足3万亩。2011年,元氏县被
-
2013年8月13日,天气炎热,又适逢七夕节,李村中学引岗渠课题组一行,赴元氏县境内考察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翻身工程引岗渠,为全校师生进行“两个务必”的教育做准备。
李村中学引岗渠课题组一行在八一水库大坝合影留念
李村中学引岗渠课题组在八一水库岸边进行考察
在元氏县侯村地面,引岗渠向八一水库输水的港汊。
李村中学引岗渠课题组在输水港汊合影留念
李村中学引岗渠课题组来到引岗渠元氏县长村段
李村中学引岗渠课题组在引岗渠元氏县长村段考察
-
2013年8月10日,鹿泉一行十数人驱车90公里,到大山深处滹沱河边凤凰山下的凤山沟。夏秋季节,那里居住者一位老人——被人们誉为领导获鹿人民进行第一次创业修建引岗渠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缑增福。他听说获鹿的人们要来看他,拄着拐杖到大门口迎接。大家兴高采烈地走进了他老人家的客厅,自己种得水果摆满了茶几,人们的到来无疑给这座老屋增添了喜庆,人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说起了引岗渠工程的宏伟、作用的广泛,更谈起了干引岗渠的那种精神。谢树坤也趁机给大家播放了他采集的引岗渠资料和制作的引岗渠视频。在欢声笑语中,老书记带领人们走上房屋西边的山坡,观看他离休以后种植的各种果树,人们称赞他又进行了一次创业。人们始终沉浸在战斗友谊的热烈气氛中,多半天的时间一晃而过,为了让他老人家休息,大家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约定
-
2007.10.15摄于村东翠巍山(俗称东垒匮,海拔165米)。图片左上为黄壁庄,右为上黄壁村。
07、上黄壁[Shang huang bi(bei)],黄壁原名众乐乡,王莽篡汉时,刘秀曾利用滹沱河为屏障与莽军争战。皇上(刘秀)在此作过战,因河岸陡峭如围墙,故后人将此地改为黄壁。又因村民有的居于岸上,有的居于岸下。居上者即为上黄壁,居下者即为下黄壁。关于莽汉争斗,还有另一种说法:王莽军队追赶刘秀,刘至众乐乡躲避,莽军受阻于滹沱河,刘秀得以安全。皇帝避难之所,即名皇避,后演化为黄壁。
上黄壁[Shang huang bi(bei)]
-
人民网>>2013年7月12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在正定看望30多年前在一个班子一起工作的老同事。图/央视新闻微博
习近平在西柏坡
习近平在西柏坡
强调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对永葆党的先进性意义深远
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30多年前工作过的河北正定县,看望塔元庄村干部群众,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听取最基层的意见。
“接接地气充充电”
在塔元庄村听取基层意见时,当地干部和村民踊跃发言。习近平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今天就是来听大家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习近平说,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人不论活到多大岁数,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同样,我们党成立90多年了,执政60多年了ÿ
-
2013年7月10日16时拍摄
-
全国著名书法大家熊基权撰文,赞新秀鹿泉市书法家牛建新。
资料来源:燕赵都市报2013年7月1日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