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父亲杜英杰修建引岗渠时的二三事
发表日期:2014年9月20日 共浏览38 次
字体颜色: 选择颜色黑 色红 色黄 色绿 色橙 色紫 色蓝 色褐 色墨 绿深 蓝赭 石粉 绿淡 绿黄 灰翠 绿综 红砖 红淡 蓝暗 红玫瑰红紫 红桔 黄军 黄烟 灰深 灰灰 蓝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杜淑萍 杜振海 杜振华 杜振琪
二〇一四的中秋节,我们兄弟姊妹四家二十几口人
-
342今天上午,我和当年修引岗渠的聚娥妹子聊了一会儿,说起了当民工的事情。她记心很强,说起倒虹吸打麻接口用得是800号水泥,两个钟头就凝固了。用磅秤量水泥和石棉的重量,搅拌好以后,分给每人一份用着,再搅拌下次用的,这样随时搅拌随时用。她记得我们是正月二十三,坐大车去得北西焦。在那里和兰菊、素贞、知识青年胡锦荣等住在一起,一直干到五月初五才回家。聚娥那时18岁,我自然就是20岁了。经她这么说,我确定69年秋,步行到得东焦,开山打石头。70年正月和她们到得北西焦,短短的一段话勾起了我好多回忆。记得69年在东焦山上石窝里干活,听民工们悄悄说旧社会:东焦姑娘不行出村,如谁家姑娘嫁到外村,谁家埋人没人给你家抬棺材,会处处受
-
我是鹿泉一个香烟零售户,去年的今天,参加了一个陌生的组织——“烟草一家亲QQ群”,感到很新颖。小小笔记本电脑,香烟啥政策尽收眼底,烟草零售户还可以互换余缺和畅所欲言。看到这奇特先进的作用,老百姓很高兴,我马上发了条信息“有没有东焦村的”我也不知群辖范围,也没有收到信息。早在四十年多年前,在那里千军万马修引岗渠,我是其中一份子。四十多年过去了,很想知道哪里的变化,最后实在没办法,我又到电脑百度栏输上”鹿泉,平山、元氏三县战引岗是何年何月“还是网络先进,我看到了许多当年修引岗的照片和冶河大桥的雄姿。又看到了好多当年曾经的领导,和技术工作者写的建桥实况、环境、和修引岗渠意义。他们都表示很惋惜,没能有一篇民工写的实战情景的文章,遗憾留下了一个很重要
-
每个地方都有许多引以自豪的事情,在获鹿提起引岗渠人们交口称赞,没有异议。这不仅因为当年全县人民历时五载用双手创造出这个开天辟地的翻身工程,从此一举降服旱魔。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岁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加明显,她在人民的心目中更加辉煌。还因为当时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冒着风险,忍辱负重成就了这一历史壮举,这就更加深了人们的记忆。
2004年3月25日引岗渠通水30周年座谈会资料
近年老干部参观引岗渠,瞻仰引岗渠纪念碑资料
普通人瞻仰引岗渠纪念碑资料
文人记者引岗渠采风
记者采风
共青团、教育局、学校、关心下一代组织等单位,在引岗渠纪念碑前祭奠为修建引岗渠牺牲的同志,缅怀老一辈的丰功伟绩,进行传统教育资料。
-
引岗渠随想
高一(6)班 吴玉茜
《引岗渠》,那富有激情的文字。以我现在的心态,大概是写不出来的。不是因为我对引岗渠不喜爱,是怕写不好,怕玷污它,而对它愈发的敬重。它并不只代表着它本身,而是代表着热血和汗水。代表着艰苦奋斗的那个年代、那种精神、那群人。如果我以往的喜爱只是浮于表皮的话,那现在大概就是扎入骨髓中了。
透过我层层的皮肤,依稀可以看到血液在静静流淌,可以看到那扎入骨髓的引岗渠。那102公里并不太长的河流,缓缓地向我诉说那段被尘封的历史。
拨开层层的迷雾,探寻那段尘封的历史。将时间赋予的尘埃吹散,将一个未曾展现的引岗渠慢慢呈现在世人眼前。那渠是哺育着、连接着蟠龙湖的人;那渠是蜿蜒曲折的水龙,镶嵌在太行山上。那渠的雄伟壮大,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