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
在赵克志到西柏坡考察调研的报道中三处提到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2015年8月5日 石家庄日报第一版
原标题
赵克志在西柏坡考察调研时强调
牢记“两个务必” 践行“三严三实”
8月4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到西柏坡考察调研。这是赵克志在西柏坡纪念馆参观时,认真聆听讲解,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 河北日报记者 郭 昭 摄
本报讯(河北日报记者 苏 励)8月4日,省委书记赵克志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考察调研,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谆谆教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西柏坡时的重要讲话,看望慰问西柏坡的老党员和乡亲们。他强调,河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
东环水系,在南环水系天山公园东部向北拐,穿过华丰路以后,再走一段向东拐,然后穿过富路南街,再穿过太行大街,就到了紫苑小区北部。然后在太行大街路东一直向北。在湘江路南边一点点,东环水系穿过太行大街到路西了,然后一直向北入滹沱河。水系两侧 林木葱葱,花草点点,休闲、钓鱼的人们三三两两。
01.太行大街东
02.太行大街东
03.太行大街东
04.太行大街东
05.太行大街路西.湘江路南
06.太行大街路西.湘江路北
在太行大街滹沱河大桥两端,可以看到桥东宽阔的水面和两侧花草丛丛,树木林立,掩映着弯弯曲曲的旅游路,行人、车辆鱼贯而过。在大桥北端右转在路东返回河边,就可以顺旅游路观赏滹沱河的美景了。
07.太行大街滹沱河大桥南端
-
2004年3月25日,引岗渠主干和低线通水开灌30周年。石家庄市冶河灌区管理处邀请上级领导和平山、鹿泉、元氏三县(市)领导及有关人员100多人在鹿泉宾馆召开了座谈会。与会同志回忆了那段如火如荼的战斗历史,深切缅怀为修建引岗渠而牺牲的英烈,大家表示要大力弘扬不朽的引岗精神, 牢记毛泽东的两个“务必”,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座谈会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开的圆满成功,人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但是,由于会议时间比较紧,有些人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因此,想让大家把想说的话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在电视台发出了征文的通知。承蒙大家的支持,收到了许多精美的文章、诗词及书画摄影作品,特别是鹿泉市老干部局又组织部分老干部到纪念碑悼念,到引岗渠冶河枢纽参观考察,同时他们发动人们撰写了许多文章、诗词、书画等作品。我们将收集到的作品,经过加工整理,编印成书。现在本书《引岗情》和大家见面了。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水平有限,加之诸多原因,恐难皆尽人意,不妥之处,诚请大家批评指正。石家庄
-
鹿泉古城西门外,太平河南岸的幸福桥头有“引岗渠纪念碑”一座,古朴典雅的六柱碑亭,雄伟高大的六面碑身和厚重的浮雕碑座矗立在精雕细刻的青石台阶之上,整个碑亭气势壮观。
碑身正面(北面)是“引岗渠纪念碑”六个行书大字,碑身的背面(南面)是碑文:
水利乃农业之命脉,渠道为灌溉之经络。鹿泉大地,十年九旱,农桑无保,粮棉屡歉。岁至己酉,获倡平、元两县,集万众,战五载,制天命而用;投巨款,巧设计,饰地貌成渠。银龙入沃野,水随人意流。昔日荒坡秃岭,今朝林茂粮丰。众念库留引水洞预见深远,齐赞渠越丛山涧业绩非凡。此举造福人间,堪称党的英明,制度优越&
-
在冶河枢纽上首(西端)就着分水闸长方形的房顶建造了“修建引岗渠纪念碑”碑亭,在那里有纪念碑两重,南北各一,对面而立。北边一重的内侧上方是一行横排大字“修建引岗渠纪念碑”下边是竖排的碑文:
水乃生命之源渊,农业之命脉。为政之道,利民为本,修渠引水,造福于民。为改变平山、获鹿、元氏三县干旱缺水之貌,开发荒山秃岭,一九六九年获鹿倡导,平、元两县响应,孟夏始勘,季秋施工。积三县之众勇,艰苦奋战,历春秋五载,雄心变宏图,水到渠成。渠首一源岗南水库,一源冶河九莲洞,纵贯三县山区丘陵,绵延二百余里,直入元氏八一水库。五十四万三千亩旱地变绿茵,原野铺锦绣。一结粮食不足百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