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岗渠全线通水以后,引岗人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他们深知修建引岗渠的艰险;他们也深知,引岗渠的建成只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们更深知,要充分发挥一渠两源的优势,管理和维护好引岗渠,最大限度地利用好200余里长的渠道,管好水,用好水,也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石家庄地区决定建立冶河管理处,主要是对引岗渠的管理,直属地区水利局管辖。真正的首任管理处主任是曾经担任引岗工程指挥部政委的徐静。他把三县人民用血汗,甚至生命拼出来的引岗渠当作眼珠子、命根子。引岗大军撤离后,他们组织了专业队伍,不断对渠道的险工险段进行维修加固,把境内的渠道全部用石料浆砌防渗。他们视渠如命,视水如油。不管烈日如火还是风雨交加,日夜守护管理着这一生命
-
鹿泉市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
获鹿县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四千余年。据史料记载,唐虞、夏商时期天下分九州,这里是禹贡冀州之域。周属并州。春秋为鲜虞地。战国时称石邑,属中山国。……(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石邑县析置鹿泉县,属并州。……(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改鹿泉县为获鹿县。
鹿泉,这片神奇的国土,在血汗里浸泡了多少年,奋争了多少年啊。
20世纪90年代,鹿泉市的崛起,是几代人苦苦奋斗,拼命抗争,由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见证。她和一条生命工程——引岗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千百年来,鹿泉人民为了解决水的困扰,把天上的水蓄起来,把地下的水挖出来,把境外的水引进来
-
你到过我们的首都北京吗?参观过北京正在崛起的一片片高楼大厦吗?浏览过2008年奥运会的施工场馆吗?造访过国家大剧院吗?闲暇,你走南闯北,见识过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吗?去看过中国北方的核反应堆吗?如果见过的话,你一定对国家各个重点工程工地上标有“鹿泉东方鼎鑫”水泥有限公司字样的水泥产品记忆犹新。“鼎鑫”!“鼎鑫”!到处都是鹿泉的“鼎鑫”牌啊!通过鼎鑫牌水泥,你一定会渴望进一步了解鹿泉市,一定会觉得鹿泉市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不然,鼎鑫牌水泥怎么会跻身于这么多如此重大的国家工程?在对鼎鑫牌水泥的迷恋之际,你一定想知道,这个远在河北省西部,身处太行山东麓,面积并不太大,昔日被旱魔吞噬了多少年的
-
鹿泉市铜冶镇地处河北省会西南部,紧靠石家庄市区,是全省最早的建制镇之一。
铜冶镇历史悠久,传统的冶金铸造业远近闻名。铜冶镇在冶金铸造中诞生,传说因在唐代冶铜铸造正定府隆兴寺的大铜佛而得名。
铜冶镇的历史是一部饱含沧桑的奋斗史。过去,古老的铜冶镇是勤劳勇敢的铜冶人民用汗水和泪水锻造出来的;今天,具有现代文明的铜冶镇,是敢于打硬仗的铜冶人民用血汗冶练金石打造出来的。
在这片土地上,为了生存,铜冶人祖辈赤臂光膀,拉着风箱,掌着铁勾,端着铜水,一勺一勺地铸造着他们的美好追求;头顶烈日,一锨一镐,一锄一犁,寻觅着,挖掘着,打造着收获的希望。然而,腰杆累弯了,血汗流尽了,
-
“全国看华西,鹿泉看曲寨”。这是鹿泉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中提出的口号。市委期望,通过抓示范,带全盘,万马奔腾,带领全市人民奔小康的大好局面。
鹿泉市大河镇曲寨村,坐落在九里山前虎头垴下的引岗渠畔,距鹿泉市区6公里。全村530户,2300人,耕地1200亩。长期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村庄,一群有史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用他们开山劈岭的粗糙大手,绘制着社会主义的宏图,开创着集体经济的伟业。近几年来,村党委、村委会在书记胡计辰、村主任高东喜的率领下,发扬引岗精神,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路子,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化管理,规模经营
-
走进鹿泉,赫然发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发生着巨变。抚今追昔,令人惊叹:这才是久负盛名的白鹿刨泉之乡呀,这才是真正的鹿泉!
三十年前,在引岗渠还没有通水的岁月里,这里还是一片干渴的土地。如今却变得山清水秀,郁郁葱葱,风景秀丽,如花似锦了。二十年前,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采石”,“小水泥”四处开花的年代里,这里还是尘烟滚滚,遮天蔽日,不仅吞噬了鹿泉人民的蓝天白云,而且也给石家庄的空气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如今的省会西风口,日新月异正在变成美丽的西花园。
鹿泉历史悠久,是冀之古邑。这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几千年来,鹿泉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历史文明。在这片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