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钻突突突,
歌儿唱不住。
唱得太行展翅飞,
唱得彩霞满天舞。
英姿勃勃风钻手啊,
一身钢筋铁骨。
多少战斗豪情,
钻声来倾吐。
突突突——
钻头直指顽石心,
突突突——
机声同四海风雷相呼。
风钻突突突,
歌儿唱不住,
唱得太行出清泉,
唱得漫天红霞舞。
英雄风钻手啊,
挺胸昂首,
娇健威武。
多么宽阔的胸怀,
尺子量不出。
突突突——
“艰苦奋斗”的红旗心头舞,
突突突——
给银龙开劈那新的道路……
-
(诗报告)
序 诗
朔风挟着白雪刮,
风卷战旗呼啦啦,
太行山区春来早,
英雄志高胆更大。
开山炮声震天响,
施工号子撼天崖。
大镐做笔山做纸,
描绘山区新图画。
学大寨的战鼓催人急,
赶昔阳的热风胸中刮。
进军路上显神威,
英雄扬鞭又策马。
一、 送“宝”
县委机关要整风,
外面传来敲门声,
老贫农啊来送“宝”,
话儿出口响铮铮:
“人家都在争朝夕,
处处虎跃又龙腾。
快快甩掉“老八成”,
慢慢腾腾怎么行!”
老农的话象春风,
吹得书记心头热浪涌:
“对!小脚女人迈不开步,
学大寨——这哪行”
晃开膀子拉直套,
翻身路上打冲锋。
群众的话就是“宝”,
它是火啊又是风
对
-
河北省委原副书记马力
严冬过去是春天,不过引岗渠上明媚的春天,可谓姗姗来迟。
引岗渠,虽然不再说下马了,但省里不点头,总抹不去“名不正事不顺”的阴影,也总怕再节外生枝。
不久,果然出现了让大家担心的事情——张屏东要调走了。当时,革委会的一把手都由军队干部,基本建设、经济工作等工作由地方干部负责。1971年春末,根据省委的指示,地革委军队代表撤出,王常柏同志到石家庄任地委书记,张屏东同志要调到沧州任地委书记。当时,张屏东在石家庄虽然不是一把手,但因为他是老地区的专员,对情况熟悉,负责生产建设方面的工作,所以他在地区是举足轻重的干部。现在他要调走了,以后地区的领导还会象以前那样支持引岗渠建设吗?缑增福想
-
(视频脚本)
——记原石家庄地区获鹿、平山、元氏三县人民在修建引岗渠最困难的时候,面对艰巨的工程和工程下马的威胁,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取得成功的往事。
1970年7月以后,获鹿县承担的温塘河渡槽、冶河枢纽相继开工;平山、元氏两县承担的明渠工程全面开工。引岗渠上呈现出千军万马战引岗的阵势。
随着引岗渠诸项工程的开工,资金、物资的需要量越来越大,生活物品的需要越来越多,运输任务越来越重,各类技术人员越来越显得缺少,各项困难蜂拥而至。
王常峪隧洞随着工程的进展,沥水越来越厉害。那里的石质属片麻岩,不见风像铁疙瘩,见了风像豆腐渣。隧洞一经排风正常,洞顶、洞壁的岩石就开始风化,加之沥水冲刷,塌方更加严重。
-
(视频脚本)
——记原石家庄地区获鹿、平山、元氏三 县人民在修建引岗渠的初期阶段,面对艰巨的工程和各方面的困难,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取得成功的往事。
引岗渠宏伟的蓝图,是人们多年的梦想,但是,要真正成为现实,谈何容易。它总工程量750万立方米,一立方米一立方米地摆开,可摆7500公里。这么大的工程,别说是在那个时候,就是现在,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获鹿县的任务:一是平山县境内的四大建筑物,一个是霍北庄隧洞,这个隧洞就在渠首闸门的下方;
一个是王常峪隧洞,它是引岗渠全线最宏大、最艰难的隧洞工程;
一个是温塘河渡槽,它是最早开工的渡槽,能否胜利完成
-
张万喜同志
谷家峪隧洞
张庄隧洞
【编者按】北寨村三千七百多亩耕地,分布在九山、三岗、四十条沟,常年干旱缺水,旧社会是个吃糠咽菜的穷山窝。1964年以前,全村粮食亩产只有80多公斤。张万喜同志接任党支部书记以后,为彻底改变穷困面貌,组织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学大寨,看地形查水源,摸到了北寨地下水的来龙去脉,奋战五年,打大口井28眼,筑坝修梯田两千五百亩,彻底改变了生产条件,全村粮食亩产达到三百多公斤,农林牧副都有很大发展,成为县里的先进典型。
“一个个小山村能打通几百米的隧洞,改变一个村的面貌;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班子,能够改变一个村的面貌。
全县人民有一个坚强的县委,一定能够修成
-
引岗渠冶河渡槽
《河北引岗渠.简介》视频脚本
谨以此片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同志们,朋友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缅怀为崇高信念、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人们,追寻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创造的一个个丰功伟绩。
一曲东方红,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获鹿、平山、元氏三县人民,以愚公移山、改造山河的英雄气概,完成了一项大型跨流域水利工程——引岗渠。
冶河渡槽是它的标志性工程,1976年5月2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和农林部部长沙风,视察了引岗渠冶河枢纽,陈永贵同志感慨地说:“这是中国的第二条红旗渠”。
引岗渠,以每秒22立方米的流量从岗南水库引水,浩瀚的岗南水库修建于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