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日军和伪军在石门市公署前合影
40年代石家庄的汽车修理工
国民党石门市政府
石家庄车站
“民国石家庄的城市往事”系列报道之八
核心提示
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成立的石门市行政管理处,作为临时的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处理接收敌伪物资财产等事务。1946年4月孙连仲的亲信尹文堂抵达石家庄后,才于当年5月1日正式开始第三次组建市政府。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明确提出了更换市名的要求,石门市政府经过反复斟酌,认真研究,最终做出了拒绝上级要求更名的决定,依然坚持沿用石门市的称呼。直到1947年8月18日,河北省政府主席孙连仲才最终正式签署了《河北省政府关于增设唐山、石门市政府的训令》。
□特约撰稿/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抗战胜利后,对日伪石门政权的接收
1945年8月15日,
-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日军占领下的石家庄正太饭店
核心提示
石门沦陷以后,日寇除扶植建立了伪市公署,还操控汉奸在本地建立了一些石门市新民会、石门市剿共委员会等组织。石门伪政权为了清除国共两党此前抗战宣传的“思想流毒”,开展了所谓“反共倒蒋”弥兵救国宣传运动。日伪当局对抗日实施了高压态势,营造了恐怖的气氛。国共两党地下组织在石门市分别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地下抗日活动。
□特约撰稿/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伪政权的“反共倒蒋”宣传运动
石门市沦陷以后,日寇除了扶植建立了伪市公署,还操控汉奸在本地建立了一些亲日组织。例如,石门市新民会、石门市剿共委员会等。此外,还成立了石门兴亚一心会、石门市警团后援团等日伪联合组织。石门市伪政权组织秉承日军侵华意志,大力宣传“中日亲善”,“建立大东亚新秩序”,
-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白云洞附近石壁上佛龛内的浮雕造像
膏粱桥
龙泉寺金代经幢
金河寺大殿
蛟龙洞内的石雕佛龛及造像
文/图 本报记者 安春华
隐秘的山石上铺展大唐画卷
其实就知名度来说,古时候龙泉寺的名声不亚于抱犊寨,但我一提笔就把抱犊寨放在第一段来写,因为感受强烈。我曾无数次攀登这座山,却与珍贵罕见的石刻失之交臂而浑然不觉。大家是否记得?爬山到三分之二处时,有一条岔路指向蛟龙洞。本以为这是一个当代人起的俗名,这次探访才知,蛟龙洞古已有之,因“洞内二石上下交盘,皆如龙状”而得名。列为省保的抱犊山石窟及石刻,代表作就在蛟龙洞内外。
顺着那条小岔路,走不多远即可到蛟龙洞门口。洞门不大,石块券砌而成,两侧门柱上书一副对联:“龙蟠古洞,
-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日寇占领石家庄以后,一直将其视为整个华北地区重要的战略堡垒基地。石家庄由一个没有城垣的新兴工商城市,转变为拥有地下城墙的军事城池。石门城市街道命名带有了浓厚的殖民色彩。到1941年9月,在石门市的日本及朝鲜人达到了13000余人,日寇不仅在石门市成立了居留民团,设立了领事馆,还建起神社和西本愿寺、东本愿寺,而且开办了石门青年学校、日本高等女学校、日本国民学校。
□特约撰稿/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侵华日军在石门市驻扎重兵
日军占领石家庄以后,一直将其视为整个华北地区重要的战略堡垒基地。为了“以战养战”,日军开始大肆扩充军事设施,安置了重要军事机构,驻扎了大批重兵。在日军占领石门的8年中,对驻守军队调动比较频繁,驻军总兵力始终保持在2万至5万人之间。先后在此驻扎
-
铁路东端选址石家庄是为节省经费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正太铁路五百里测绘图局部
据收藏它的网友小鱼先生介绍,100多年前,在正式确认石家庄站为正太铁路东端起止点的这幅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正太线上的石家庄站与卢汉铁路(即京汉铁路)上的枕头站分别为不同的两个站点,并且汉字上面的威格玛拼音注音也完全不同。同时,东西方向正太铁路的东部起止点石家庄站,与南北方向的京汉铁路并没有十字交叉或者重合。这些细微之处,也直接印证了之前晚报报道的正太铁路石家庄站与京汉铁路枕头站确实无关。
在这张地图的另一部分上,可以看到正太铁路东端起止点分别暂定为石家庄和十里铺。其实,按现代人的观点来分析,“十里铺线”即图中的“北线”,穿越京汉铁路且与正定府南北方向的官路相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
-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高庄汉墓航拍景
带镂空盖的铜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