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温塘河的跃进渡槽,长248米,宽8.1米,高19米,为引岗渠上第一个渡槽,最早开工,这是民工们正在大打垒砌槽墩大会战。
引岗渠温塘河渡槽施工不到一年基本完成,这是民工们在浇注渡槽槽底。
引岗渠温塘河渡槽施工十个月胜利完成,1971年4月29日召开庆功大会,这是竣工后的图片。
倒虹吸管道安装的最后工序“打麻接口”,是非常艰难的,它是保证管道滴水不漏的关键。
1971年5月冶河渡槽主河道拱券成功,更加坚定了人们完成历史罕见的冶河渡槽的决心。
引岗渠冶河渡槽1971年秋第二战役拱券合龙的战斗情形,分团领导有的在券上,有的在底下,大家齐心协力指挥拱券。
-
技术人员和民工随时用土办法测量隧洞的走向。
在20多米深的明渠地段,民工们创造了“飞车走壁”的运土办法。
地处平山县回舍地带的引岗渠依南跃渠而过,形成了二渠三埂,节约了许多土地。
以干部、技术人员和民工负责人组成检查班子,定期检查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保证全部工程百年大计。
获鹿县水利土专家张文庆在引岗工地细心工作,保证工程百分之百精确。
水利事业让“土专家”张文庆(左3)和他的伙伴们凝结在一起,忘我工作。
民工宗清俊经过反复试验创造了“独杆摇臂土吊车”图为用土吊车上槽墙压沿石
分水塔井
-
那时,当前生产、农田基本建设都需要劳力,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战斗在冶河工地的女石匠。
铁姑娘采石队
战斗在冶河枢纽工地的女卷扬机手
城关公社男劳力少,引岗渠霍北庄隧洞的女民工和男民工一样抡锤打钎,一点也不示弱。
女风钻手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干旱缺水对获鹿人民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旱收平原涝收山,凑凑合合八成年”,多少年来保持的“老八成”局面受到冲撞。山区丘陵的一些地方还在饥饿之中熬煎,获鹿人民盼水的渴望引起了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获鹿县经过多年考察,充分的酝酿,倡导修建引岗渠,平山、元氏两县积极响应,石家庄地区大力支持,成就此事。 1968年征询设计方案,1969年初开始初勘测设计,年底引岗渠破土动工。在上级领导和驻地军民的大力支持下,获鹿、平山、元氏三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治水,经过五年时间的顽强拼搏,于1974年11月15日全线竣工通水。
引岗渠以岗南水库为水源,渠首设计过水流量22立方米/秒。引岗渠流经平山地面30公里。在距渠
-
领导班子成员: 崔京平(中) 王喜福(左2) 魏志斌(左1) 王旭辉(右2)王树川(右1)
石家庄市冶河(引岗)灌区管理处是石家庄市水利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原来一是全面管理引岗渠,为平山县、鹿泉市和元氏县农田灌溉输水;二是在冶河水丰季节利用引岗渠的第二水源——南跃渠和冶河枢纽为八一水库、韩家园水库和沿线坑塘输水、河道回灌;三是在冶河枯水季节利用冶河枢纽为平山县的南跃渠、大同渠、兴民渠和鹿泉市的源泉渠配水,灌溉总面积56万亩。2005年石家庄市水利局成立冶河管理局,冶河灌区管理处只管理冶河渡槽至渠尾——八一水库之间的引岗渠和韩家园水库了。由于过去运用了“石家庄市冶河灌区”的名称,现在也没有再变。为了使大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干旱缺水对获鹿人民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旱收平原涝收山,凑凑合合八成年”,多少年来保持的“老八成”局面受到冲撞。山区丘陵的一些地方还在饥饿之中熬煎,获鹿人民盼水的渴望引起了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获鹿县经过多年考察,充分的酝酿,倡导修建引岗渠,平山、元氏两县积极响应,石家庄地区大力支持,成就此事。 1968年征询设计方案,1969年初开始初勘测设计,年底引岗渠破土动工。在上级领导和驻地军民的大力支持下,获鹿、平山、元氏三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治水,经过五年时间的顽强拼搏,于1974年11月15日全线竣工通水。
引岗渠以岗南水库为水源,渠首设计过水流量22立方米/秒。引岗渠流经平山地面30公里。在距渠首22公里的冶河
-
领导班子成员: 崔京平(中) 王喜福(左2) 魏志斌(左1) 王旭辉(右2)王树川(右1)
石家庄市冶河(引岗)灌区管理处是石家庄市水利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原来一是全面管理引岗渠,为平山县、鹿泉市和元氏县农田灌溉输水;二是在冶河水丰季节利用引岗渠的第二水源——南跃渠和冶河枢纽为八一水库、韩家园水库和沿线坑塘输水、河道回灌;三是在冶河枯水季节利用冶河枢纽为平山县的南跃渠、大同渠、兴民渠和鹿泉市的源泉渠配水,灌溉总面积56万亩。2005年石家庄市水利局成立冶河管理局,冶河灌区管理处只管理冶河渡槽至渠尾——八一水库之间的引岗渠和韩家园水库了。由于过去运用了“石家庄市冶河灌区”的名称,现在也没有再变。为了使大
-
-
原石家庄水利局长王者礼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