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此,引岗渠从渠首到渠尾102公里,不要说沿线还有许多劈山、深挖和大垫方工程,单就渡槽、隧洞、倒虹吸大工程就有20项之多。在河北省县级水利工程中没有先例,称其为雄伟的工程名副其实。而且,至今生命力旺盛,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石家庄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地下水、生态水的主要资源之一。
-
长村无压涵洞位于元氏县滏阳河支流北沙河上,引岗渠桩号95+264——339的长村水库下边,长75米,过水流量20立方米/秒,钢筋水泥浇筑,下游渠道也扩为过水流量20立方米/秒。它的作用除正常输水以外,还向八一水库泄洪。
-
侯村电站安装着两台200千瓦、一台125千瓦的发电机组,年发电10——20万千瓦。
电站分水闸
电站机组
电站仪表
发电并网
电站外景
发电后渠水流入八一水库
-
引岗渠跨越东方红渡槽在山坡盘绕二三里地就到牛山村南的十八扭沟,这里地形复杂工程交错。渠线要跨越十八扭沟的大垫方,大垫方又当作水库大坝拦洪蓄水,溢洪道还得从引岗渠下边穿过,同时还要穿过紧靠引岗渠的沧州水泥厂铁路专运线。这个水库后来命名“益民水库”,这个水库在获鹿县牛山村南的十八扭沟出口,是一项坝上走水,库内拦洪,无洪可蓄渠水,既能灌溉,又能增加地下水的库渠结合工程。坝顶长350米,宽23米,坝高15米,坝底宽90米,库容52万立方米,可灌溉一万亩土地。
这项工程属获鹿县施工团北片分团领导,主要领导先后有贡承顺、高梦林,施工员————。承担这项工程的是获鹿县的李村、牛山两个公社的12个大队。
当时,李村公社书记陆民兴
-
狸虎山隧洞出水口(南口.位于岭底村北)
永丰隧洞位于获鹿县韩庄村南0.5公里处,从20米深处穿过狸虎山,洞长697米、宽5米、高4米。隧洞全部用标准料石衬砌拱券,属获鹿县施工团铜冶分团领导,主要领导先后是毕复义和靳同保,施工员————。因为获鹿有“要吃糠到韩庄”的说法,引岗渠修成可以彻底解决这里的干旱,年年取得粮棉丰收,所以,这个隧洞命名“永丰隧洞”。
这项工程由韩庄分社的韩庄、钟庄两个大队承担,当时任职公社书记靳同保(1971年1月至1974年2月)和王文贤(1974年2月至1977年1月),到工地负责并任教导员的干部是梁步学,施工营的营长苏金城、刘江月。自1973年7月1日动工,于1974年11月完工。
-
竣工后的人民渡槽(鹿泉市西土门村西南)
人民渡槽近照 谢树坤摄
人民渡槽是引岗工程中孔距最大的一座空腹式石拱渡槽,位于获鹿县城西的西土门村南,横跨太平河,全长280米,宽6.5米,高25.5米,共10个大孔,孔净跨距21.2米,大孔之间有36个小孔。这项工程由石井,高庄、白鹿泉三个公社施工,属获鹿县施工团城关分团领导,主要领导李万才,施工员————。
当时三个公社的领导分别是:
石井公社书记是赵振合,到工地负责并任教导员的干部是——,施工营的营长是李——(黄岩人)。
高庄公社书记是李景太,到工地负责并任教导员的干部是杜志勋,施工营的营长是村里抽调的聂子强(南新城人
-
远景
近景
东方红渡槽位于光明隧洞出口200米处的牛山村和东焦村之间,横跨石浪涧沟,为一座空腹式石拱渡槽,长290米,宽6.5米,高14.5米,共11个大孔,孔净跨距10米,大孔之间有22个耳孔。槽墩拱券及渡槽渠墙均用料石垒砌,这项工程开始由获鹿县施工团境内分团张德恩(水利部门负责人)等同志领导,北片负责人李连喜(文革前粮食局副局长)和张喜瑞(文革前统计局干部)负责,黄壁庄公社完成了槽墩修建任务。
1973年以后属获鹿县施工团宜安分团领导,主要领导先后有贡承顺、高梦林,施工员————。这项工程由车行公社大宋楼、大车行、南庄、——等4个大队接替承担渡槽施工任务。当时公社书记赵保卫,公社干部齐书太
-
此为隧洞进水口,当年洞口有标志,后来接长隧洞,把明渠改成了暗渠,标志被遮挡。
此为隧洞出水口,隧洞打通以后,部分获鹿县领导在洞口合影留念。现在洞口已被废渣土掩埋,明渠改成了暗渠,周围建有多家建材企业。
在险峰隧洞从获鹿县九里山山腰穿过,洞长764米、高4米、宽5.2米。这项工程由获鹿县施工团境内分团张德恩(水利部门负责人)等领导,北片负责人李连喜(文革前粮食局副局长)和张喜瑞(文革前统计局干部)负责,由王角公社施工。后来,获鹿县同阁采石场主动承担该洞开凿任务,当时采石厂书记、厂长分别是———和———。
九里山石质系石灰岩,风钻一开,灰粉飞扬,伸手不见五指
-
引岗渠友谊隧洞进水口(在平山县七亩村南,冶河渡槽下游200米处)
获鹿县寺家庄公社承担这项工程,洞长390米,高3.9米,宽5,2米。当时公社书记是陈世祥,到工地负责的干部是李富联,施工营的营长————,教导员————。他们带领800多名民在这里施工,1974年3月动工,同年9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1万多立方米,砌体3000多立方米,投工9.1万多个。
这个隧洞石质属石灰岩,石质坚硬,在设备缺乏电力不足的情况下,民工们“以土代洋”,有电用电,停电用手工方法施工。为增加工作面,在隧洞上方分段开挖了4个竖井,实行分段同时掘进,并采取了“出渣、衬砌不停钻,轮换食宿加班干
-
光明隧洞位于获鹿县南鲍庄村南,洞长180米、高3.9米、宽5米,纵坡为1/2000。1973年开工,属获鹿县施工团宜安分团领导,主要领导有贡承顺、杜建民、赵跃全,施工员————。这项工程由获鹿县车行公社台头、小宋楼两个大队承担,当时公社书记赵保卫,公社干部齐书太负责,施工营营长———教导员———。1973年1月动工,1974年5月竣工。动土石3300立方米,投工2.8万个。
这个隧洞石质属火成岩石,石质十分坚硬,一锤砸下去火星四溅,而且机电设备严重不足。民工们以蚂蚁搬山的精神锲而不舍,一点一点的啃,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并大胆创新,采取先打通小洞,然后再回采的掘进方法,较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