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鹿镇一街[Yi jie],位于鹿泉市城区中心,属丘陵村,村民原来全部居于城圈以内。一街现有394户,924人,其中男性421人,女性503人,均系汉族。耕地845亩,分布在城外东部和北部,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一街人多地少,居民多依托城镇优势就业。
随着经济逐步发达,城区人口不断增多,获鹿县城区规划增加建设用地,1980年后,部分居民迁至城东北1公里名为枣园的地方建新居(现北斗路东段路南、路北,乃至新开路东段路北),成为新的居民点,仍属一街管辖。随着旧城改造和房地产的开发,居民趋于分散,但隶属关系不变。
鹿泉市党政机关驻一街原址,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布其间,成
-
2007.06.10摄于体育场东宿舍楼顶
09、鹿泉市曹庄[Cao zhuang],位于鹿泉市城区北部,距城区中心1公里,属丘陵村。
2008年:全村183户,556人,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96人。耕地763亩,播种小麦367亩,总产126吨;播种玉米392亩,总产——;林地97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该村东靠原京赞公路(现奇石路),西靠鹿泉市外环路,村中通向城区要跨过太平河支流,原来有漫水桥,1992年村里出资修建跨河桥梁,直通城区,1996年洪水把桥冲垮。第二次修桥鹿泉市出资,修建了高标准桥梁把城区和村里连成了一体。
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加,到此建房、买房者
-
获鹿镇四街[Si jie],位于鹿泉市城区南部,地处县城南门外,原为南关,属丘陵村,现有355户,774人,其中男性344人,女性430人。耕地502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土地分布在城外东南部,尤为人多地少,居民多依托城镇优势就业。
原四街居民多居于现向阳大街南段路东,向阳大街南段是鹿泉市最繁华的地区,商场、剧场、书店、邮局、银行等企事业单位都在这条街上。
潭沟是鹿泉历史上的主要商贸区和商旅聚集的地方,有铁业行、药业行等,街里有货栈多家,均为特大院落,进深达70余米,房舍多达百间以上,有的院中套院,可存货也可供客人居住。海子沟过去亦是最繁华的商业区。
随着社会得发展,20世纪80年
-
获鹿镇六街 [Liu,jie] ,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南部,牛坡山下,原为西关,属山区村。现有416户,1020人,男性454人,女性566人,均系汉族。耕地976亩,林地768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分布在城外西部莲花山下,引岗渠在域西穿过可灌溉部分耕地。人多地少,居民多依托城镇优势就业。
太平河未治理以前河道很宽,过去过大集就在附近河滩上。现南岸是布匹、服装、小百货和食品蔬菜市场。六街西连新开发的抱犊寨、莲花山景区,成为鹿泉市新城区。
主街西关街,隔太平河与城西门相对,原为进出山陕的要道,两端建有阁楼,东边阁楼有“三省通衙”石刻匾额。现石太公路、石太铁路在域南穿过,翠屏大街连通京获、石太公路
-
获鹿镇三街[San jie] ,位于鹿泉市城区东南部,地处原县城东南城墙外(斜街)和阁外(三角台)两片,属丘陵村,原太平河故道在本街内绕了个横U字型的弯,现已裁弯取直向东而去。
从前,此街走向系由南门外顺城墙至东门外,即南关顺城墙至东关,故取名顺城关街(此为顺城关一部分)。
本街现东靠标准的海山大街和繁华的集贸市场,西临城区中心,南有太平河风景区,北靠繁华的镇宁路。现有546户,1307人,其中男性526人,女性781人。耕地1093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源泉渠在村中穿过。土地分布在城外东部,人多地少,居民多依托城镇优势就业。
194
-
获鹿镇七街[Qi jie], 位于鹿泉市西部莲花山下,属山区村。现有669户,2199人,其中男性1012人,女性1187人。耕地1573亩,林地300亩,多在西部山坡之上,引岗渠在域西穿过可灌溉部分耕地,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这里山场大,石质好,是石碑材料的主要产地,建材企业多集中这里,后逐步搬迁。该村人多地少,居民多依托城镇优势就业。
七街原名肖家屯,位于县城西门外,有大片菜园,故改名西园,是著名的“西园白菜”产地,现菜园已不复存在,成为楼房连片居民区。现标准的北斗路西段贯穿该街,鹿泉市新、旧一中均在该街境域,西连新开发的抱犊寨、莲花山景区,成为鹿泉市新
-
2012年6月8日在杨庄村北海山大街路西拍摄
10、杨庄[Yang zhuang ] ,位于鹿泉市城区北部,距城区中心1.2千米,属丘陵村。全村现有237户,729人,其中男性349人,女性380人。耕地726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源泉渠流经村东,原京赞公路紧靠村西(现奇石路)。西通玉石路,连向阳大街、翠屏大街,玉石路将要在村中开通,届时东连海山大街、石柏大街,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南通新开路,太平河支流在该村北边,与城区无河沟阻隔,已经连成了一片。
1948年2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50年1月建立中共村支部。
元朝时,该村为杨姓庄园,名叫杨家庄,以后村落扩大,名称未变,只因地
-
八街孙家庄——旧街区一部,摄于2007.08.10斜对面楼顶。
八街孙家庄——旧街区一部,摄于2007.0810斜对面楼顶。
获鹿镇八街[Ba jie] ,位于鹿泉市城区北部,属丘陵村。
2008年:现有325户,905人,其中男性421,女性483人。耕地675亩,播种小麦348亩,总产118吨;播种玉米348亩,总产——。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地势相对较平,人多地少,居民多依托城镇优势就业。
建国后这里建设了大片军营,现军队缩编,驻军撤离,已经开发为商业区和住宅区。八街地处向阳大街北段两侧,北斗路中段两侧和新开路两侧,成为鹿泉市的新城区。
1947年1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
获鹿镇二街[Erjie] ,位于鹿泉市城区东部,县城东门外,属丘陵村,现有257户,715人,其中男性313人,女性402人。耕地483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源泉渠在村中穿过。土地分布在城外东部和北部,人多地少,居民多依托城镇优势就业。现二街成为新城区,紧靠繁华的镇宁路,标准的海山大街、北斗路和新开的石邑大街。
1975年城关公社在县城东北部太平河支流上修建了水库,习惯称二街水库,现为海山公园一部分,引岗渠、源泉渠为其水源。
1947年12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50年2月建立中共村支部。
-
获鹿镇五街[Wu jie], 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南部太平河南岸,地处县城西门外南部,原为西关,属丘陵村。现有677户,2075人,男性926人,女性1149人,均系汉族。耕地943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土地分布在城外西南部,引岗渠在域西南穿过,可灌溉部分土地,人多地少,居民多依托城镇优势就业。
太平河未治理以前河道很宽,过去过大集就在附近河滩上。现太平河南岸是布匹、服装、小百货和食品蔬菜市场。最繁华的向阳大街南段在该街东部,南临石太公路、石太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