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曾国藩日记》选注 > 七、楹联.挽联.格言篇 > 内容阅读
同治八年(1869年)

40、三点睡,枕上作州县官厅联,云:“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①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②心箴即是官箴。”
同治八年正月二八日于保定,公元一八六九年。

注解:
①吾曹:我们。
②凛:敬畏。

41、旋以昨夜所撰之联不惬于心,改作一联,云:“念三”辅新离水旱兵弋,赖良吏力谋休息;愿群寮共学龚黄召杜①,即长官藉②免愆尤③。沉吟良久,至夜方定。睡后仍反复思之,缠绕不休,以致不得酣眠。次早初起,又作一联,云:“随时以法言巽语④相规⑤,为诸君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同治八年正月二九日于保定,公元一八六九年。

注解:
①龚黄召杜:龚遂,字少卿,西汉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勇于谏诤,在任渤海太守时开仓借粮,奖励农桑,狱讼咸少,农民归田;黄霸,字次公,西汉大臣,为政外宽内明,后世把二人作为封建循吏的代表,称为“龚黄”。召信臣,西汉元帝时任南阳太守,并制订了用水制度。杜诗,东汉人,曾任南阳太守,有惠政,颇得民心。民间以二人并称,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②藉:凭借。
③愆尤:过错,过失。
④巽语:有劝告意味的语句。
⑤相规:相规劝。

42、作朱久香寿联云:“吴楚衡文,名高北斗,郊祁接武,春满南陔。”
同治八年二月十四日于保定,公元一八六九年。

43、为臭虫所啮,不能成寐,因改白香山诗作二句云:“独有臭虫忘势利,贵人头上不曾饶。”
同治八年四月初七日于安肃县,公元一八六九年。

44、因近日每悔往事,乃作一联,云:“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祥和。”
同治九年二月十一日于保定,公元一八六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