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专题栏目 > 谢树坤采风选 > 内容阅读
《引岗渠》文学作品采访选编
《水从柏坡岭下来》一书采访选编

        我在思想上形成编写《引岗渠》文学作品的意念之后,首先征求有关领导的意见,在取得了他们的同意之后,于2000年11月21日上午召开了写作前的座谈会。上图为参加第一次座谈会的部分同志。
首先采访修建引岗渠时的主要人物
        座谈之后,经过简单的准备就开始了采访。当然,首先采访老书记缑增福同志,第一次采访他是2000年12月4日,以后又采访他多次。
      1969年春夏,他从栾城县调到获鹿县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那时引岗渠正在测量。秋后,张永安主任调走,他主持全面工作。1970年初,任革命委员会主任。他不仅经历了鏖战引岗的全过程,而且,他是带领全县人民修建引岗渠的总指挥,他身先士卒,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对引岗渠的感情很深,每每谈到那艰难困苦、如火如荼的场景,他就心潮激动,陷入对战友深深地思念之中。上图不是采访他时的照片,而是后来向他汇报时的照片。
 
        引岗工程总指挥杜英杰是采访对象的重点之一,他是缑书记最得力的战友之一,他是前线后方指挥战斗的一线总指挥,他和杜中华、高绍书、张文会等领导密切协作,对修建引岗渠做出了别人不可代替的贡献。他住在获鹿,到他那里去比较方便。但是,因为年龄较大,讲到一些细节问题,还得容他考虑考虑。
      徐静是1971年初上任的,在引岗渠工程指挥部领导班子稳定下来以后,他任获鹿县引岗渠施工团政委,是这个班子的一把手,兼任冶河枢纽工程施工团的政委,是前线战斗的总指挥。冶河枢纽是最难的工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这一标志性工程,为引岗渠修建做出了突出贡献。引岗工程完成之后,曾任水利局局长。后来引岗渠管理处健全组织他任管理处主任,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主任之一。毋庸置疑,他是采访的重点人物。冶河枢纽工程施工团团长是李万才,他和徐静等同志在那里密切配合完成了这一标志性工程,他们都做出了极大贡献,可惜采访照片丢失。我开始写书时,朱振海任引岗渠管理处主任。他在那里任副主任、主任多年,他还是缑增福在获鹿县任职时期的县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后来任县委副书记,他也是老引岗,自然对他也进行了采访,他也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可惜没有留下采访照片。
 
      陈景元是个老水利,在青年时代一参加工作就在水利上。曾多年任获鹿县最大的渠道——源泉渠管理处的主任,是促成兴建引岗渠的主要人物之一。1970年初到引岗渠施工团工地任职,在班子稳定下来后任获鹿县施工团团长,是前线战斗总指挥,属于二把手的职务。他兼任王常峪隧洞工程的政委,该工程沥水、塌方严重,是最艰险的工程,几个春节就没有回家。他是很有办法的领导之一,对修建引岗渠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也是年龄较大,真正谈起来,容他细细思考,不能着急。而且,谈到那时的艰难、谈到牺牲的同志的时候,非常激动,我们不能让他受刺激太大。引岗渠工程完成以后,任水利局局长。团长林增福过世已经多年,副团长史永计牺牲在那里,我们采访了副团长实干家石正瑞。他们在那里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贡承顺也是个老水利,文革前任水利科副科长,没有离开过水利战线。他有文化,有能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表达能力好,了解情况很多,我们交谈过许多次,是提供情况最多的人物之一。而且,他是最早到引岗工地的领导之一,并且参加了引岗工程的全过程。他始终担任获鹿县施工团副团长,在温塘河渡槽工地,他和董禄云分别担任团长和政委(获鹿县施工团副政委),他们密切配合,创造性地完成了任务,为以后的渡槽施工创造了经验。温塘河渡槽完工以后,会师冶河渡槽大会战,为冶河渡槽乃知整个引岗渠的修建做出了突出贡献。引岗渠完工后,又回到水利局任副局长。可惜董禄同志云已经过世,我采访他时没有留下照片。
 
      张文庆在获鹿县水利、交通部门工作多年,大大小小的工程不知完成过多少,被誉为获鹿县的土专家。引岗渠是一项大型跨流域的水利工程,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在勘测设计当中,他们跋山涉水,走过艰苦的旅程。在边施工边修改设计的工作中,他们一刻也不敢离开引岗渠,座座工程,段段渠道,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标志性的工程冶河枢纽,更是他们的得意之作。所以,必须采访技术人员总负责人张文庆。他也属年龄较大,而且不善言谈,我只能慢慢地闲聊,从中得到我所需要的资料。   
 
宋正华
      引岗工程用的技术人员有很多人,但是,像宋正华这样的科班大学生,又在引岗渠工程坚持到最后,且贡献比较大的,宋正华是重要的一位。引岗渠的主要建筑物,大都是张文庆出个样,然后,由宋正华等同志根据科学理论精确设计,精密计算,出施工图纸,她是张文庆的最好搭档。所以,宋正华对获鹿,对引岗渠的感情是很深的。1996年8月,他在电视上看到河北洪灾的新闻,马上给获鹿的老战友打电话,询问引岗渠的情况。当战友告诉她,有一些明渠被山洪冲坏或淤积,大型建筑物座座完好无损时,他悬着的心放下了,晶莹的泪水夺眶而出,凝聚者她们心血的引岗工程,经受了百年不遇洪水的考验,安然无恙,这泪水是发自内心高兴的流露。他在引岗工程完工以后,随着父母年岁的增大,她回山东济南父母身边了。所以采访她就不方便了,不过,我的求知欲促使我还是奔济南采访了他,而且收获颇丰。不过采访她时的照片丢失了,这是他2004年3月25日来获鹿参加引岗渠通水30周年座谈会故地重游的照片,和我陪她游抱犊寨的留影。
 
  引岗渠是一项富民工程,鹿泉人们上上下下没有争议。而这个项目是怎么酝酿形成的,是不为人人所知的。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找到了当时获鹿县水利科的科长秘敬周和秘书黄犁,分别和他们进行了座谈。

黄犁(照片中)说,1962年4月分配到获鹿县水利科当秘书。科长秘敬周给他安排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写“引岗济冶”工程申请,对他来说印象很深。当时地区水利局局长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