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古今河渠撷英 > 引岗渠___中篇报告文学 > 内容阅读
《引岗渠》中篇【编者按】

引岗渠冶河渡槽   谢树坤  摄

纵观我们这个地方,在历史的长河中,先人们修建了多条河渠,都为当时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们生活起到了极大作用。但是,人们为什么对引岗渠情有独钟。我分析有三条原因:
一是它足以改变一个县的面貌,是一项富民工程。引岗渠建成以后,获鹿县(今鹿泉市)从此有旱年没有大面积旱灾了,粮棉年年增产,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大大提高。
平原的丰收景象
民工在工地搬运修建倒虹吸用的水泥管

1974年春季引岗渠通水受益,当年,获鹿县粮食总产量增加了6893.4万斤,增幅45.4%,是建国以来增产最高的,相当1949年全年粮食产量。从此大大改变了全县的面貌。引岗渠是对获鹿县来说,是真正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翻身工程。
平山县近水楼台先得月,虽不像获鹿县受益那么多,也功不可没。
元氏县虽在渠尾,他们不但可以直接灌溉农田,最大的效益是为八一水库提供了不竭的水源。
二是工程的艰巨性和人们的创业精神非凡,纵观石家庄地区县级水利工程,没有那项工程能像引岗渠王常峪隧洞和冶河渡槽这样的特大工程,和那么多的大工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各方面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这些工程显得更加艰巨。人们经过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在引岗渠上实践了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英明论断,以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协作”的引岗精神。人们说引岗渠都修成了,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引岗渠虽然那么艰难,但是凭着一心为人民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毅力,人们以参加修建引岗渠为荣。全县人民多数直接参加了这项工程,少数人间接支援了这项工程,人人都觉着引岗渠上有自己的血汗。
民工们向引岗渠工地运输所需物资
民工们在向渡槽的槽墩上搬运大块石料

上一篇:没有文章
下一篇:1.引岗渠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