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平山县南跃渠动工,1960年2月竣工。渠口在井陉县西元村西冶河西岸。沿河经井陉县冶里、防口、洛阳入平山县镜,干渠32公里,支渠7条,18.2公里;干斗渠165条,长65公里,各种建筑物724座。灌溉井陉、平山6个乡42个村的3.8万亩土地。 1975年11月,地区组织扩建西元村引水口至平山县刘家会段,长10公里,扩建渠首隧洞总长396米的石洞,新开凿264米的洛阳村土洞并且加以衬砌,新建735米长的小作河渡槽,引水流量由5个增加到15个。在引岗渠冶河枢纽可向引岗渠输水,充分发挥冶河水资源的作用;冶河枯水季节,引岗渠可以向南跃渠补水。这项工程合计完成由石家庄地区负责,合计完成工程量188万立方米,用工466万个,投资52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56万元。 1975年3月8日至20日,地革委水利局召开21处万亩以上灌区工作会以,参观了灵寿县磁右灌区自力更生搞防渗和获鹿县源泉灌区深翻改土、园田化建设现场,总结交流了灌区建设经验,评选源泉、人民、南跃、磁右为先进灌区。 1976——1979年,平山段干渠防渗18.6公里,支渠防渗0.6公里。灌区面积扩大到5万亩,实际灌溉4.1万亩。 1979年12月15日至18日,行署水利局召开万亩以上灌区工作会议,评选源泉、磁右、槐南、南跃、民主、群众等六处灌区为先进灌区。 2005年,石家庄市冶河管理局,投资改造冶河枢纽以上10公里,修建渠首滚水坝和闸门,高标准衬砌防渗,为农业用水和石家庄生态用水提供可靠保证,总投资2364万元。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水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