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我喜欢静,安静、清静、平静。有些人一到晚上或逢年过节,家中就热闹异常,并非都是好事。“安静、清静、平静”可以养静气。古语说,静然后能虑,虑然后能得。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不是放弃,不是观望,不是无奈,不是等待,而是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是冷静观察刻苦思索的过程,是镇定自如沉着应对的意志,是从容不迫永不言败的信念。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逐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心态浮躁者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心烦意乱者有之,魂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从个体的浮躁窥视我们的生活,也同样是少了一些“静”气,多了一些“躁”气。有的“刚烧火就揭锅”,朝令夕改,急于求成,好大喜功;有的喜好抛头露面,不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表面文章却屡做屡新;还有的乐此不疲迎来送往,做秀不做事。更不能静下来读点书,使内心难得片刻安静,在浮躁中觅半分安静竟成了奢望。 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养静气的过程,就是在追求一种平衡,营造一种和谐,积蓄一种底蕴,成就一种境界。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品鉴天地精微,俯察万物规律,然后淡泊名利,平衡心态,增强定力,进退无忧,宠辱不惊;胸怀静气,才能志存高远,心忧天下,就不会为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为一时挫折而垂头丧气;胸怀静气,才能认知健全,身心健康,明白事理,知荣明辱,心无旁骛,追求卓越;胸怀静气,才能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睦相处,始终保持那么一股精气神,适应这纷繁浮躁的社会。 浩然处世,静气养身。安静下来,安静地做人,平静地做事,才能在平凡的生命历程里发掘真我,才能为平庸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才能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不歪不邪,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占,杂气自去,静气自来。 张彦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