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鹿泉市乡镇村 > 铜冶镇 > 内容阅读
鹿泉市铜冶镇

    铜冶镇(Tong ye zhen),位于鹿泉市南部。1996年1月,铜冶镇和永壁乡合并为铜冶镇。原永壁乡和铜冶镇都是大乡镇,都曾多年为区级机关驻地,所以两个乡镇合并后系鹿泉市最大乡镇。铜冶镇历来为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铜冶镇境域东靠石家庄市桥西区和本市寺家庄镇,南接山尹村乡和元氏县,西连上寨乡、隔山与井陉县分界,北邻上庄镇,总面积72.2平方公里。

    两个乡镇合并后辖南铜冶、北铜冶、西铜冶、西任村、南任村、东任村、岭底、南故邑、北故邑、桥门沟、羊角庄、南甘子、北甘子、永壁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耿家庄、西良厢、南杜村、北降北、莲花营、小张庄、南张庄、南李庄25个行政村,14361户,53987人,其中男性26780人,女性27207人,土地69225亩,林地48364亩。

    铜冶,冶金历史悠久。现在冶金、制造等行业已具一定规模。在大农业方面,奶牛养殖,葡萄种植,瘦肉型猪生产,禽蛋生产,无公害蔬菜,干果种植,已经形成产业链,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

    2005年度,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7.7亿元,经济总收入实现49.68亿元,财政收入入库682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653元。

    京赞公路(北京过行唐县、灵寿县、鹿泉市等地至赞皇县)南北向穿过本镇中部。
    石微公路(石家庄至井陉县城微水镇)东西向穿过本镇中部。
    庄院公路(石家庄至元氏县境内的装甲兵学院)在本镇中部并入京赞公路。
    青银高速公路(青岛至银川)在本镇东北部经过,和京赞、石微、庄院公路互通,有上下道口。

    境内南部有海拔812米的封龙山,山腰有石堂、古刹、嵌钟、古槐、井泉和书院遗址,系河北文化名山。
    龙凤湖(韩家园水库),在境内南部,系离石家庄市最近的水域旅游休闲景点。
    南故邑村北有古城邑遗址,即古石邑城。《中国历史地图集》和1932年《获鹿县地图》都有明确得表述。遗址中有远古陶器出土。据当地人口述,“城中”还发现过单面铁钱币。隋末农民起义军窦建德部,曾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占据此城,故后称此为“窦王城”。
    洨河在镇南由西向东汇入石家庄西泄洪渠。
    洨河一支流小沙河,发源于本镇大公庙,向东到本市寺家庄村西汇入洨河。
    金河发源于本镇西部山区,在镇北由西向东汇入石家庄西泄洪渠。
    原有蒲莲河,发源于本镇莲花营一带,向东汇入石家庄西泄洪渠。
    河流皆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无水流。

    铜冶镇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使这里成为各地投资建厂的热土,成为石家庄大中型企业扩散的基地,外来影响、内在动力使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区划与归属

    一、清.光绪四年(1878年)《获鹿县志》记载:全县“社一十八”。
铜冶镇属“任村社领村十六,岭底、北同冶、南同冶、西同冶、任村……”。“甘子社领村七,北甘子、南甘子……”。“太平社领村五,南杨家庄、北故邑、南故邑……”等。
永壁乡属“镇头社领村二十四,……南杜村、小张家庄……”。“永壁社领村五,……西良相、永壁”。“龙贵社领村十六,北降北、耿家庄、莲花营、南李庄……”。


    二、民国初期
    永壁乡为第四区即永壁区,驻永壁,管辖25村和解放后管辖范围相似,辖南杜村、东良厢、西良厢、小张庄、永壁、莲花营、耿家庄、南张庄、李庄、南龙贵、西龙贵、岗上、寺庄、南降壁、北降壁、宫家庄、东营、十里尹村、良政、留村、高迁、东平同、牛庄等村。

    铜冶镇为第五区即铜冶区,管辖33村和解放后管辖范围相似,辖南铜冶、北铜冶、西铜冶、南甘子、北甘子、羊角庄、南故邑、北故邑、桥门沟、任村、岭底、上寨、南寨、北寨、梁庄、常河、韩家园、山尹村、南平同、东郭庄、西郭庄、山南张庄、大宋楼、南庄、大车行、庄窝、韩庄、小李庄、小车行、谷庄、洞沟、南辛庄、小宋楼、钟家庄、王庄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