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屏东同志, 1919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生在藁城县土山村,1995年4月29日病逝于石家庄。在他小的时侯,他家是土山村少有的父辈弟兄四人、四世同堂、有32之口、比较富裕的大家庭,他是父母唯一的男孩,是全家的“独根苗”,家里的人们都视他为掌上明珠,吃饭开小灶。1931年考入藁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后来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终止学籍,后来经同学介绍,并进行补考,升入保定培德中学,一年后因水土不服回家养病,在家养病期间继续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并且投身革命工作。
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本村(土山村)党支部书记,本县第四区区委书记、区长兼第五区区委书记,藁城县民政科长,藁城县政府代县长、县长,藁正获县政府县长,藁城县委书记,冀中十一分区武装部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藁城、正定、获鹿、晋县、赵县、栾城,这个日本人和国民党统治极其严密的石家庄周围一带,出生入死,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曾荣获华北解放荣誉勋章。
石家庄解放以后,历任石家庄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石家庄地委副书记,石家庄地委第二书记、石家庄行署专员兼任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这时亲自指挥修建了岗南、黄壁庄两个水库,他高瞻远瞩,规划着水资源的利用,在岗南水库大坝两端留下输水洞,为修引岗渠创造了条件。文革前调到内蒙古自治区任自治区党委常委。文革中调回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成立时任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当时正职为军代表,他为全面配置石家庄地区水资源策划支持修建引岗渠,不仅为平山、获鹿、元氏三县解决了用水问题,也为今天的石家庄市准备了充足的水源。
1971年8月调到沧州任地委第一书记,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沧州任职。1981年10月调回省城工作,先后任河北省农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河北省高级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从河北省顾问委员会成立一直任常委,1990年12月离休。
综观他的历史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时时刻刻想着人民利益并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人,人们永远怀念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