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元同志,1926年5月—日出生,获鹿县李村人,完小文化程度。1947年在本村担任水利委员会会计。1948年脱产到计三渠总会工作,1952年任计三渠管委会副主任,1953年任主任。1956年调到源泉渠任主任,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陈景元始终担负着渠道的建设发展工作。获鹿县的源泉、计三引岗三大骨干渠道扩建、修建及农田灌溉发展等事业,都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在担任渠道领导期间,事业发展很快,灌溉面积猛增,灌溉效益明显。大胆废除自由灌溉,积极支持推广实行按亩配水,以水计征的科学管理办法和水费征收办法。他还积极倡导推行灌区全面规划和渠系防渗配套。1964年,万名干部集中赵县“四清”大会战,王名杰主持获鹿县工作。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处的乔一夫处长到获鹿县蹲点,上下积极配合,在源泉灌区进行渠、田、林、路四配套。打破村、队的界限,把田间的机耕路伸直,把农田划方,渠顺路走,路、渠边栽树,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渠配套、树成行的新格局,实现田园化、水利化。当时人们高兴地说,这回可把封建主义的根子挖掉了,谁也找不到自己的地边了,为大面积机械耕作和植防风林带创造了有利条件。获鹿县的源泉渠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灌区。源泉灌区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灌区,个人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受到当时省委书记林铁、省长刘子厚的接见。
1970年,从源泉渠调到引岗施工团工作,多年在源泉渠工作,既曾为源泉渠鼎盛时期的辉煌而高兴,也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水源由丰变缺而苦恼,他是促成这项工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引岗工地,先在王常峪隧洞工地负责,后来任引岗施工团团长兼王常峪分团政委,一直战斗在引岗渠上,几个春节没有回家,孩子结婚也顾不上回去。他在工作中多谋善断、不辞辛苦,经常在现场组织施工,在塌方频繁的王常峪隧洞,创造出“短进快砌,垒跑石”的施工经验,闯过道道难关,圆满完成任务,表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1974年6月26日,中共获鹿县常委会确定陈景元任引岗灌区获鹿县委员会主任,是引岗渠第一任主任,虽然没有正式到任,但是完成了主任应做的护渠试水任务。后来任获鹿县水利局副局长,1974年11月任水利局长。1979年任林业局长,他参加革命三十多年,为获鹿县的水利事业、农林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获鹿水利发展史上的主要人物之一。1983年6月离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