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gao xin ji shu chan ye kai fa qu),位于鹿泉市城区东部。该区境域东与石家庄市桥西区毗邻,南与上庄镇接壤,西、北与获鹿镇相连,总面积18.2平方公里。
1992年7月28日,获鹿县人民政府成立“获鹿火炬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1992年11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993年1月16日,成立“获鹿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1994年撤县建市,改名为“河北省鹿泉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1995年4月,南新城、方台、横山三个村划归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至此,开发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区。 1996年1月,乡镇合并时,将申后村划归开发区,开发区总面积达到16.7平方公里。 2002年11月11日,获鹿镇符庄村划归开发区,开发区总面积达到18.2平方公里。 2003年5月29日,经省政府同意加挂“河北省鹿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牌子。 2003年12月17日,经鹿泉市研究将原“河北省鹿泉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改为“河北省鹿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现辖南新城、方台、横山、申后、符庄5个行政村,3672户,13092人,其中男性6206人,女性6886人;土地11864亩,林地733亩。
2005年度,工农业总产值完成6.62亿元,经济总收入实现9.21亿元,财政收入728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128元。
2009年鹿泉经济开发区完成财政收入1.5亿元。
青银公路(青岛至银川)及复线(石获北路)东西向穿过本区中部。
京赞公路(北京至赞皇)南北向穿过本区西部,在本区符庄村边和青银公路垂直相交。 石太铁路在本区北部东西向穿过,有南新城车站。 大(郭村)宋(家峪)地方铁路在南新城火车站东从石太铁路分出。 东靠石家庄市外环,西临石家庄市环城高速公路申后出入口。 这里的石太铁路是滹沱河、滏阳河两大水系的分界线。太平河在本区北部(石太铁路北)东下出域经石家庄市北入滹沱河。本区西部山水(俗名害河)经符庄村北、南新城村南(石太铁路南)东下入石家庄市西泄洪渠向东南汇入洨河。
计三渠在域内中部穿过。源泉渠在域内西部穿过。
南有翠屏山,俗名横山。明朝邑人杨睿,系弘治11年(1498年)戊午科举人,累官寺丞,作《八景诗》曰:
灵岩隐洞自天成,抱犊峰岚瑞霭凝,雨过海山石柏现,云开横岭翠屏生, 残碑剥落遗韩庙,烟树苍茫锁赵陵,更有龙池施夜雨,鹿泉水涌若珠倾。 其中有“云开横岭翠屏生”佳句。 村庄归属 一、清.光绪四年(1878年)《获鹿县志》记载,全县“社一十八”。
郑家庄社领村二十,……符家庄、申后、方台、横山……。 方台社领村十,……南北新城……。 二、民国时期八区设置
符家庄属第一区即在城区;南新城属第二区即于底区;方台、申后、横山属第三区即振头区。 三、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前期,县城、铁路沿线敌强我弱,我方无社区设置。 获鹿(路南)县,到1945年8月——10月下属四个区:二区,辖符家庄、横山、申后、方台等及西部梁庄一带村庄。 获鹿路北属建屏县,1943年7月——1945年11月下辖7个区。第六区,属后来发展的区,系获鹿县民国时期于底等区部分村庄和原正定县杜童、大河一带的村庄,其中辖南新城、北新城等。
四、解放战争时期, 获鹿(路南)县先后四个、三个区设置,符家庄、横山、申后、方台皆属第二区,二区辖梁庄、车行一带山区、半山区。 获鹿(路北)县先后下辖7个区,南新城属第六区,六区辖获鹿城东部村庄,基本同抗日战争时期所辖村庄。
1947年6月,上级决定正太铁路沿线以北5里地以内的村庄划归获鹿路南县和井陉路南县管辖。
五、解放以后 1947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获鹿,1948年1月7日——14日获鹿路南、路北两县在小毕村召开联席会议,合并为获鹿县。1948年1月12日,重新调整区划,获鹿县辖251个村,划为10个区。 符庄村初为庄子头区,庄子头区管辖获鹿城周围及西部包括井陉县部分村庄;后为土门区,土门区管辖获鹿城周围村庄。
南城成属三区,三区管辖获鹿城东部村庄,基本同解放战争时期所辖村庄。
方台、横山、申后属八区,八区管辖车行、韩庄一带及其东部村庄。
六、建国以后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20日,全县设九个区及城关区 符庄村属第一区(驻土门村)。 南新城属第三区(驻小毕村)。 申后、横山、方台属第八区(驻大车行)。 1950年1月——5月,全县八区设置 符庄村属第一区(驻土门村)。 南新城、申后、横山、方台属第二区(驻大车行)。 1950年6月——1953年夏,全县六区设置
申后、横山、符庄村属第一区(驻城关)。 方台属第二区(驻永壁)。 南新城属第五区(驻大河)。 1953年5月——1956年7月全县下设6区(镇)和57个乡5个乡级镇 第一区12个乡 其中,申后乡,辖申后、横山、符家庄。 第二区11个乡镇
其中,张营乡,辖张营、西简良、石桥、孔寨、方台。 1956年4月9日,张营、西简良、石桥、孔寨划归石家庄市,方台划入申后乡。
第五区13乡镇
其中,南新城乡,辖南新城、北新城。 1956年7月撤区并乡全县下设24(后改为22)个乡(镇) 符家庄乡(驻符庄),辖符家庄、郑家庄、申后、方台、横山、大李庄、黄峪、下聂庄、张庄、杜家庄10村。(1957年2月14日迁到申后) 南高庄乡,辖南高庄、小毕村、西马庄、东马庄、北新城、南新城、北海山、南海山、三合庄9村。
人民公社时期 1958年8月,全县成立5个人民公社。符家庄、申后、方台、横山属城关(曾用名第一、红旗)人民公社;南新城属大河(曾用名第五、钢铁)公社。 1958年11月6日,获鹿县与井陉县合并,接受井陉县领导。 1958年12月11日,井陉、获鹿分设,获鹿县管辖部分改为石家庄市获鹿区。 1960年3月,石家庄专、市合并,撤销石家庄市获鹿区,改为井陉县领导。 1960年6月30日,从井陉县析出,改受石家庄市桥西区领导。 1961年5月1日,公社规模划小,原获鹿县辖区划为22个公社(包括王角)。符家庄、申后、方台、横山属申后公社;南新城属高庄公社。除永壁、高迁、寺家庄三个公社继续留桥西区,其余第三次并入井陉县。 1962年1月1日,恢复获鹿县建制,原获鹿县辖区复归获鹿县,沿袭22个公社,受石家庄专区领导。 文化大革命期间
全县22个公社。符家庄、申后、方台、横山属申后公社(1967年12月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1970年10月复建公社党委);南新城属高庄公社(1967年10月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1970年10月复建公社党委)。当时实行一元化领导(书记、主任一人担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全县21个公社,符家庄、申后、方台、横山属申后公社;南新城属高庄公社。 1981年12月,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建立公社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分设。 1984年4月,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8年7月,高庄乡驻地迁到南新城村南,同年改为新城乡。 1996年1月,获鹿镇和新城乡、申后乡合并为获鹿镇。 01、方台[Fang tai],位于鹿泉市城区东部偏南,属平原村,东靠石家庄市,西临申后村,鹿泉市城区中心距青银公路方台道口7.3千米。全村776户,2652人,其中男性1302人,女性1350人;耕地2119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该村东靠石家庄市外环,西临开发区中心公路(南连京赞公路,北通青银公路复线),北靠青银公路。
1947年10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7年12月建立中共村支部。
方台原名古台,台上有碑,言此地为晋舍子救孤儿的程婴及公孙杵臼之故里。因台呈方形 , 故又名方台。
02、横山[Heng Shan],位于鹿泉市城区南部偏东,属山区村。该村东北靠京赞公路,鹿泉市城区中心距京赞公路横山道口7.6千米。东南有上庄村,南倚翠屏山,西北临北方大学城。地势南高北低,沟谷交错,向东北逐渐平坦。 全村902户,3112人,其中男性1446人,女性1666人。耕地 5291 亩,林地 450 亩,土壤属壤质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和壤质洪积冲积潮褐土。
横山村名取自村南翠屏山,因其呈东西走向,故名横山。旧志载(汉)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凤凰集石邑翠屏山中。
1947年1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9年6月建立中共村支部。
03、南新城[nan xin cheng],位于鹿泉市城区东部,属平原村,距城区中心5公里。大峪地方铁路从村东南北向经过。石太电气化铁路设有南新城车站,石获公路紧靠村南经过。 该村现有601户,2189人,期中男性1073人,女性1116人,均系汉族。耕地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