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书籍 > 《水从柏坡岭下来》 > 续篇 > 内容阅读
续篇之一 引岗渠的第二次创业

 引岗渠全线通水以后,引岗人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他们深知修建引岗渠的艰险;他们也深知,引岗渠的建成只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们更深知,要充分发挥一渠两源的优势,管理和维护好引岗渠,最大限度地利用好200余里长的渠道,管好水,用好水,也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石家庄地区决定建立冶河管理处,主要是对引岗渠的管理,直属地区水利局管辖。真正的首任管理处主任是曾经担任引岗工程指挥部政委的徐静。他把三县人民用血汗,甚至生命拼出来的引岗渠当作眼珠子、命根子。引岗大军撤离后,他们组织了专业队伍,不断对渠道的险工险段进行维修加固,把境内的渠道全部用石料浆砌防渗。他们视渠如命,视水如油。不管烈日如火还是风雨交加,日夜守护管理着这一生命工程。

  1987年,徐静年老离休,年富力强的朱振海从老主任徐静手中接过冶河管理处主任这副重担。

  朱振海,获鹿马山人,曾任获鹿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副书记。当年曾是缑增福书记得力参谋和助手。这个全县有名的笔杆子,对引岗工程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十多年后面对引岗渠需要维修、改造和提升标准的局面,他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当年,朱振海骑着破旧自行车,跟着缑增福跑遍获鹿县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去调查县情。几次走进山村,深入农家,在农家的小饭桌旁访贫问计。那时候,他笔下的调查报告中就开始描绘着一条从西柏坡而来的富民渠。当他们拉着人力拉车,满载着料石、水泥,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开赴引岗渠工地的时候,他那火热的心中,就翻滚着一条蜿蜒迤俪,银光闪闪的巨龙——引岗渠。

  二十年过去了。朱振海的引岗情结不但没有泯灭,反而更强烈。1994年,他和战友们发扬引岗精神,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在灌区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四十多万元,大搞干渠支渠的维修养护。苦战一年,全年完成各项工程总量5.96万立方米。其中,干支渠清淤175公里,清除土石方4.8万立方米,修复石墙400多米,干支渠防渗配套5.35公里。在渠道维修养护当中,组织平山、鹿泉、元氏三县市政府集资、投工,再战冶河以西的总干渠咽喉工程,参战人员达2万多人次。引岗工地上像过去大战引岗一样,又是人来车往,炮火连天的战斗场景。许多市县领导和管理处的同志们,亲临一线指挥战斗,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经过全力奋战,15天就完成土石方3.8万立方米,清挖了泥石,消除了糙力,输水能力大大增强。朱振海以锹镐为彩笔,战天斗地绘新图,让引岗渠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在朱振海等同志领导下,管理处不断对渠道进行技术改造。他们和水利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创造的“矩形量水槛”和“低压管道输水攻关项目”获得成功,属国内首创。1993年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石家庄一带发生水灾,鹿泉是重灾区。李鹏总理亲自到鹿泉城乡慰问。山洪给引岗渠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时,冶河渡槽下的水面宽达1000多米,一片汪洋,河水最大洪峰每秒12600立方米。这次百年不遇的洪水,对引岗渠和引岗人又是一次历史性的考验。冶河渡槽和倒虹吸等全线的大型建筑物都安然无恙,完好无损。但是,引岗渠是山坡上的第一条沟渠,山洪下来首先进入引岗渠。所以,明渠决口44处,长度达950米;大中型垫方滑坡41处,长度达1584米;石墙、混凝土墙等防渗工程滑坡610处,长度达23.2公里;冲毁桥涵、斗口等各种建筑物466座;山体滑坡造成淤积到干渠内的淤泥一到二米,有的甚至高达七、八米;水毁工程造成渠道不能正常运行。面对洪水的肆虐,引岗人并没有被吓倒,各级领导也非常重视。时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的彭造岭、副市长李清,亲自在“修复冶河水毁工程指挥部”挂职。鹿泉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发扬引岗精神,尽快恢复水毁工程。朱振海全面负责水毁修复和重建工作。那时候,朱振海和他的一班人及工程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在泥里滚爬、水里摸打。在水毁严重的地段,重新规划,重新施工,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又打了一个漂亮仗。

  在明渠距离地面太深的地段,新券涵洞4223米,改明渠为暗渠;在石井村西新建渡槽100多米,代替了原来的垫方渠槽;在洪水冲刷最严重的地方,新建泄水闸6座;在洪水冲刷河床最严重的地段加固渡槽基础82个;对所有的桥涵、斗口、石墙和所有决口的地方进行修复。声势浩大的第一期修复重建工程共投资1900万元,确保了引岗渠的按时通水,畅通无阻。

  1998年上半年,老引岗朱振海退居二线,原副主任侯银亭同志接班,肩负起第二次创业的重担。

  侯银亭,鹿泉市人。他聪明好学,年轻有为,是一位勇于创新的开拓型干部。曾担任过乡镇团委书记、外贸局长。是石家庄市水利局,从众多人选中提拔重用的干部。作为新一代的管水人,他接了老引岗们的班,成为心系渠道,情系用水区域369个村庄,事关61万受益人口的工程项目法人。作为年轻的管理处主任,侯银亭不仅接过了几代人的引水、管水、用水的大基业,而更重要的是继承了浸泡着引岗人血汗的引岗精神。成为改革开放时期,商品经济大潮中新一代管水用水人。

  做为引岗人的接班人,侯银亭深知,“96.8”洪灾后,引岗渠虽然进行了水毁工程修复,但由于渠道渗漏严重,输水能力降低,灌溉面积日益萎缩,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生于斯,长于斯的侯银亭清楚肩上担子的分量。他深知,几经风雨的引岗渠,又一次面临严峻地考验,需要他和他的战友们迎接挑战、做出抉择。侯银亭为了引岗渠重新焕发青春,呕心沥血、彻夜难眠。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提出:引岗渠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重塑引岗形象;必须完善灌区功能,扩大灌区规模,打造灌区品牌。

  在困难面前,侯银亭和老主任朱振海同志,审时度势,沉着冷静,抢抓机遇,以果断、坚毅的超前意识,主动邀请市局张昌信、赵卯生等同志和市设计院的技术人员,编制了《石家庄市冶河(引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他和他的一班人多次“走省跑部”,为引岗渠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寻筹资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项工程终于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认可。1998年8月,国家计委和水利部批准立项,总投资高达3.09亿元,中央资金投入之大,市府匹配之多,在白手起家的引岗渠建设史上前所未有。1998年秋,引岗人争取来了第一批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资金,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1998年度投资1750万元工程胜利竣工,初战告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坚定了引岗人对未来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在引岗渠二次创业的征程上,侯银亭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在既得的成绩面前,不骄不躁,不断扩大战果。通过几年来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的实践,他越来越体会到:引岗渠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是一项提高渠道工程质量标准,实现农田灌溉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现代化的硬措施。这项事关引岗渠前途和命运的浩大工程,不仅得到国家和有关部委的支持,同时,省水利厅、石家庄市也把它列为重点项目。曾为修建引岗渠立下赫赫战功的石家庄市水利局,对于这项工程高度重视。他们调兵遣将,亲临指导,敞开库门,重点扶持,并成立了“冶河(引岗)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局长梁立安亲自挂帅,出任工程领导小组的组长。侯银亭同志任项目法人、工程处长。他们以新的管理理念,科学地制定了一系列施工的制度和管理细则。

  继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风里雨里,泥里水里,连续奋战9年,累计投资9760万元。干渠垫方加固及险段处理和明渠防渗51.24公里;明渠改暗渠4.5公里;源泉渠倒虹吸1.19公里;支渠防渗改造配套21.6公里;新建、改建及配套改造桥、闸、涵、渡槽等渠系建筑物201座。累计完成工程量1157.06完万立方米,其中:土方1125.58万立方米、浆砌石29万立方米、砼2.48万立方米。工程竣工后,即可投入运行。经专家鉴定和通水使用,工程质量优良。项目实施以来,除了农业灌溉,在非灌溉季节,向沿线27座坑塘和水库输入水外,还向太平河、北沙河、潴龙河回灌地下水,为整个灌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侯银亭同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他狠抓管理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从而激发了灌区活力,稳定了灌溉市场。随着冶河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骨干工程更加坚固,引水能力不断提高,然而,支、干斗渠的田间工程相对薄弱。面对这些情况,管理处在落实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特别强化服务意识,把加大田间工程的基础管理放到了重要位置。在田间工程管理决策上,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发动和依靠群众,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视用水户为主体,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为一体的社会办水新格局。他们还成立了渠水用水户协会,由过去的用户要水,变为主动送水上门。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强了灌区的规范化管理和农民的节水意识。三县的农民们说,过去我们流血流汗奋斗了多少年,想水念水,等水盼水,如今好了,冶河管理处把柏坡水送到了家门口,送到了田间地头,引岗渠水灌溉越来越便宜!由于管理体制的改革,灌区的引水质量和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2000年冬,引岗人扩建马山头支渠为分干。新建山尹村管理所,扩大灌溉面积近万亩,实现了灌区东扩,开辟了新的灌溉市场。使引岗渠滚滚清流,又在鹿南大地上奔腾流淌、跳跃欢歌。2004年底,引岗渠又传来捷报,在引岗人的积极倡导下,经多方跑办,鹿泉市政府与石家庄市水利局签署了韩家园水库上划协议书,并委托冶河灌区管理处管理。这一重大举措,进一步完善了灌区功能,对于整合引岗渠下游地表水资源,加快水库自身建设,优化用水调度,节约水资源,开拓灌溉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岗工程从兴建那天起,就以科技含量高著称,如今二次创业更上一层楼。在这次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中,他们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应用了水自动化综合应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电子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视频技术等多学科高科技手段。并且设计安装了灌区系水情及闸门自动测控系统,实现了渠系水文数据行水情况的自动观测、监测和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几代引岗人在开渠、引水、管水、用水的战斗中,重视科技进步,冶河灌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工程的实施,加大了引水能力,跑、冒、滴、漏现象不再发生,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每水灌溉周期由原来的27天减少到20天。干渠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58提高到0.68,渠系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358提高到0.515,每年节水1547万立方米,增加农民收入1138万元。

  引岗人对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对灌区受益区的人民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引岗渠增添了新的一页。近年来,引岗灌区由于成绩突出,被省水利厅评为全省先进灌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灌区。

  引岗渠创造了辉煌,引岗渠的二次创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