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书籍 > 《水从柏坡岭下来》 > 第十章 引岗魂 > 内容阅读
故事之六 不能让他再往承德背粮食了

获鹿县的人们说,缑增福在带领全县人民开渠引水的日子里,废寝忘食,抛家舍身,心中只有引岗渠;在处理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工作时,心里只有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

  这话情真。缑增福全家七口人,七张嘴靠他一个月几十元的工资维持生活,入不敷出。因为家属是农村户口,总是从老家背粮食。他在村里没工分,是“贴钱户”,东西分得也少,粮食经常不够吃。

  那时的户口农转非是个热点,非农业户口能享受到许多诸如票证、粮油和招工指标等方面的优越待遇。

  县里的同志们都很同情缑书记。同志们对他说:“缑书记,你就别硬撑着了,地区每年给县里几个指标,把家属的户口办了吧,要不,背粮食背到几时?嚼萝卜条何年何月才是个头啊!”

  缑书记笑笑,很平静地说:“这事不忙,我们县类似这种情况的人多得是,我怎么能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呢?”

  那时,县里一名干部的家属也是农村户口,向缑书记提出农转非的问题。缑书记同情地说,是该解决了。

  县委领导在研究这个问题时,缑书记一条一缕地摆了那个干部的家庭困难条件,为解决他家属的农转非努力争取。然而自己家中的情况比那位同志更困难,他却一字不提。会上,县委的一个同志说:“你家那么困难,你家更够条件”。他坦坦荡荡地说:“我家的事不忙,以后再说吧。”就这样,县里陆续按政策条文和指标,解决了一批又一批干部职工家属子女农转非问题。缑书记却把自己家的事搁置起来,始终没有写申请。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地区把农转非的审批权收回去了,解决户口农转非的事更难办了。不少人为他家的事打抱不平,他说谁让我是领导呢,领导就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同现在某些享受在前,吃苦在后的领导干部该是多大的反差呀!

  缑增福就是获鹿县的焦玉禄,他的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群众,惟独没有自己。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

  缑增福家属的户口农转非问题,一直拖到上级要调他到承德地区担任地委书记的时候,地区的领导才同情地说,这个老缑,在获鹿工作七、八年,竟没有解决他家属孩子的农转非,现在要到承德了,不能让他再往承德背粮食了,我们做主给他办了吧。就这样,他家的农转非问题才得到解决。

  一个县的县委书记,任职七、八年,连老婆孩子的户口农转非都没办,这事放到现在,又该是奇闻笑谈了!

 

  缑增福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群众说,端起饭碗,就想起引岗渠,看到引岗渠就想起缑书记。缑书记象他的名字一样,为获鹿老百姓增了福气。可他和他的家人,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啊!

上一篇:没有文章
下一篇:故事之五 两袋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