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书籍 > 《引岗情》 > 第五编 感想建议 > 内容阅读
参加纪念引岗济冶灌渠通水三十周年座谈会感想 王继忠

2004年3月25日,我参加了纪念引岗济冶灌渠通水三十周年座谈会,心情非常激动。当年修引岗渠的热火朝天的场面,象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一幕幕出现,那些鲜活的引岗人又来到我的身边。引岗渠是用汗水和鲜血修成的,它造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引岗精神。
1970年初调我到引岗施工团团部卫生室做了一名工地医生。那时我还是个刚出校门的青年,时间过的真快,34年后的今天我将步如老年,回想在引岗渠工作的岁月,有两件事使我永生难忘。
(一)
引岗干部对中国共产党,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和信任,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在引岗工地上,我接触到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大多数是在文革中被批斗后挂起来的干部和臭老九。凿隧洞、架渡槽危险很大,可是他们干劲很大。在工地上和民工们一起开洞凿石,有的还献出了生命。我当时很不明白,他们是挂着的干部,身背冤屈,更不知将来命运如何,为什么干劲还那么大,后来与他们接触多了,我才明白原因有三:
一、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信任。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一定会弄清我的问题,还我一个清白。
二、是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他们认为是毛主席亲手缔造了新中国,把我们这些苦孩子培养成领导干部,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我们不可能有今天。只有加倍工作,才能对得起党,对得起毛主席。
三、是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他们深深地懂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党和政府下决心修渠引水造福人民,我们只有把引岗渠修好,使万亩农田得到水浇,粮食才能增产,老百姓才能吃饱饭,我们才算对人民群众的责任尽到了。
这些老干部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以引岗干部为榜样,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争做一名老百姓的好医生。
(二)
民工们修引岗渠不怕苦、不怕死、不图名、不图利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那时修引岗渠大部分劳力是民工。从全县21个乡镇抽调的青壮年。他们不挣钱,记工分,唯一好的一点是能吃上饱饭。开隧洞、架渡槽,这活又苦、又危险,民工们在乡镇、村干部带领下,没有一个退缩的。工地上工伤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我这个医生经常上工地包扎伤口,转送病人。记得有一回,王常峪隧洞发生了卷扬机闸失灵,造成了一位青年右小腿骨折,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我护送他到温塘疗养院,因下肢动脉破裂又转送到省三院,给他截了肢。从此他成了没有右下肢的残疾人,他没有抱怨,而是默默地承受着痛苦。正是因为有许多不怕苦、不怕死、不图名利的民工,才成就了引岗渠的建成。它使我真切体会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后来我做了一名医院的医生,民工们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我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医术,为老百姓解除疾病,还时常掏自己的钱,为那些没钱农民的孩子治病,当家长感谢我时我说这是应该的。
引岗精神激励着我,我要继续发扬余热,做一名好医生,并诚恳的希望冶河灌区管理处的领导和同志们要管好用好引岗渠这一生命之水。
2004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