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岗渠继续创业的领路人——记原冶河管理处主任——朱振海 章金山 谢树坤
发布日期:2006年11月10日
一、追溯朱振海的“引岗”情结
人们提起朱振海,对他都非常崇敬。他的名字在鹿泉乃至石家庄地区,很多人都知道。追溯他和“引岗”的情结,必须从修建引岗渠以前他在县委机关工作时说起。那时获鹿人民遇到了“有渠无水”的困难,原本好好的源泉渠的水源被上游县份截住了。获鹿县有关部门和县里的领导经过反复酝酿,在地区领导的支持下要修引岗渠了。那时他先是县委办公室干事,后来任办公室副主任,经常跟着领导下去调查研究,开工以后和机关干部一起到“引岗”工地参加劳动。引岗渠修成了,人们交口称赞,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报纸、杂志、电台等媒体发表消息、登载事迹、总结经验、发表评论。这时他已经是办公室主任、县委领导班子成员了,所有的文字材料都是经他的手里出来的。他经历了修建引岗渠的全过程,而且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他和引岗渠的感情是可想而知的。
人们记得,在领导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时,他每每作陪。他随领导骑着自行车到田间地头访问老农,在农家院落炕头和村里的干部群众交流思想,得到大量人们无水之苦的真实情况,从而进一步激起人们决心修建引岗渠的热情。
他帮助翻阅了大量资料,为了解历史,他把县志都搬了出来。据获鹿《县志》记载,自明嘉靖八年(1529年)至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348年中,大旱出现过23次,较小的旱灾每隔四五年、甚至一二年就出现一次。较大的水灾发生过7次,旱则“赤地千里、饿殍满路”,涝则“房倒屋塌、流杀千人”。从而得出结论我们面临的主要危险是旱灾,所以修渠引水势在必行。
人们还记得,他随领导在引岗渠工地参加劳动的身影,更使人们忘不了的是拉着小拉车往温塘河渡槽工地送水泥,拉着小拉车向冶河渡槽工地运石头那艰苦岁月。那时,不是现在这样的柏油公路,道路高低不平不说,甚至冒着下大坡的危险和上大坡的苦涩难耐。有一天还下雨了,石头不怕雨淋,也扑不灭他们火一般的热情,他们继续前进,当他们到达冶河渡槽工地时,浑身上下没有干的地方了,他们还是那样的乐观……。那时虽然他不是县里的主要领导,但是,他对引岗渠的深厚的感情却是一样的。
事有凑巧,十年以后,朱振海调到了负责管理引岗渠的冶河管理处,他和引岗渠结下不解之缘。
二、科学管理的领路人
1987年5月,老主任徐静由于年事已高,主动让贤,推荐朱振海同志担任了冶河灌区管理处主任。朱振海同志不负众望,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强烈的事业心开始了新的征程。他继承了艰苦奋斗、团结治水的引岗精神,团结三县人民管好水、用好水。1989年引水1.38亿立方米,灌溉65.83万亩次,达到最高年份,行水194天,也是高年份之一,冶河管理处又被河北省水利厅命名为全省先进灌区。
改革创新,不断进取,是他的一贯思想。随着改革的进程,以用水计征水费势在必行。1986年11月国家水利部召开全国量水工作研讨会,河北省派石津灌区和冶河灌区出席,冶河灌区派章金山同志出席了会议,在北京听取了量水专家介绍的国家和世界的先进量水技术。章金山回来后向老徐和老朱作了汇报,他们都很支持这项工作。到实施阶段大部 |
上一篇:
没有文章
下一篇:
骨灰撒进引岗渠的人 杨兰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