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书籍 > 《引岗情》 > 第二编 峥嵘岁月 > 内容阅读
难忘的岁月 难忘的真情 ——忆徐静同志的做人做事做官 谢庆堂

听到举办引岗工程通水30周年庆祝活动的消息,我激动满怀,几天来心潮起伏,夜不能寐,沉浸在回忆之中。鹿泉人民战天斗地修建引岗工程的英雄场面,老领导、老同志工作中的音容笑貌,与同志们在一起并肩战斗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鹿泉人民艰苦奋斗,用5年的时间,建成了可以与红旗渠媲美的引岗工程,使获鹿、平山、元氏三县27个乡镇、145个村、60多万人口、56万亩土地解决了饮水、灌溉问题。我作为其中一员,能为引岗工程出力流汗,感到无尚光荣。
1970年,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当时正值引岗渠建设之初,就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参加了工程建设。住在于家庄一位姓张的房东家。每天从于家庄南山坡往平山县七亩村的冶河工地送石头,每车拉大石头一块,小的就装两块,估计有1000-1500斤,大约20里地,上、下午各一趟。后来又杵石头、加工冶河渡槽圈脸石。当时生活非常艰苦,6个人挤在一个土坑上,有的还打地辅。每人每天8个玉米面饼子,早晨、中午各三个 ,晚上两个加一碗菜汤。由于劳动量太大,大家都吃不饱。我们村有位叫张福群的大伯在伙房做饭,看我年龄最小,有时就利用晚饭后天黑时偷偷塞给我一个饼子。多少年来,虽然生活越来越好,但我饿了会想起那个饼子,吃饱饭后仍会想起那个饼子。大伯以同样的方式也给过别人,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每半个月一次改善生活,也只有一顿4个白面馒头。记得那年农历八月十五,每人发给8两白面,10个人一组过中秋节。大伙聚到一起一合计,都说不够吃。有位老者讲,如果有点菜能包成饺子,差不多能吃饱。到哪里弄菜?大家都把眼光集中到我身上,因为我年纪小,行动快,目标小,不易被发现。在大家热切的目光中,我“不负众望”,趁夜光到村东约2华里的菜地,搬倒3棵大白菜,胳肢窝夹一棵,每只手提一棵,边小跑边回头张望着回到驻地。因为累和紧张,回来后很长时间心还在扑腾扑腾地跳。另外一名对房东家里情况比较熟悉的人,夜里蹑手蹑脚地从厨房里拿出菜板、擀面杖、食盐等,连夜一齐动手包好饺子。第二天一早开饭,虽然连一滴油也没有,但大家都一个劲地说好吃,至今想起来仍回味无穷。
当时我在民工队伍中属有文化的人,集体活动中的抄抄写写、黑板报标语都是我写,劳动中的所见所闻、好人好事,我也不断整理出来向《冶河战报》投稿。半年后,我被调到冶河分团政工组,负责《冶河战报》的编写、刻印工作,那时没有打字机,更谈不上电脑,完全是手刻油印。到分团以后,虽然工作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变,但还很艰苦,我由过去的挣工分改为每月发15元生活补助。住的是工地的席棚,冬天寒冷难忍,夏天酷暑难熬。工作上根本没有上下班时间,起早贪黑,白天干了一天,晚上还要突击工作,直到把工作全部干完、事情都处理好才能休息。在分团工作,有了接近领导的机会,分团领导有徐静、李万才、董录云、贡承顺、胡梦书等,还经常不断地见到缑增福、杜英杰等领导检查指导工作。
1971年6月,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副司令肖峰同志前来视察冶河工地。肖峰同志是长征干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在平山、获鹿一带工作。在引岗工程建设中,肖峰给了很多的物资支持。那次肖峰同志来,县委县政府、冶河分团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冶河工地两面是山,中间是冶河水,上下全是陡坡。肖峰同志年事已高,领导派我随其后负责照顾、搀扶工作。上午的视察很顺利,在准备吃午饭时,牛山公社的一位主任和肖峰的老房东围了上来,要求肖峰同志给买一台拖拉机,肖峰讲这种事情不好办,以后有机会再解决。来人围着不让走,在无奈的情况下,肖峰同志说给你们写个条子吧,但在场的人都没有带纸,不知是谁拿出个烟盒,在烟盒的背面,肖峰同志悬笔竖行写了几个字,我在旁边看到,他写的是,“请洛阳拖拉机厂XXX同志帮助解决”。我感到肖峰同志对这次视察是满意的,他以支农的形式又给了获鹿县一辆嘎斯69吉普车。临走时,分团领导将一小纸箱缸炉烧饼送给他,据说肖峰在当年打日本时就爱吃当地的缸炉烧饼。
1972年,成立施工总团,徐静同志任党委书记,主持总团工作。我随调到总团做打字员,记得部门负责同志有郄平吉、张文庆、韩东朝、刘克裕等。当时办公、住宿都同在一间屋里,我有幸与徐静同志同住一室。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负责房间的打水、扫地、管理炉火等服务性工作。同住一室,朝夕相处,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从徐静同志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当中,我受益非浅,为后来走上领导岗位为党、为人民做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做人堂堂正正。拿破仑有句名言:“以德之力,十倍于身体之力”。做官要从做人开始,要想做好官,首先要学会做人。因为高尚的道德人格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智慧之源。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天资差异并不很大,而道德水平的高低却使人与人相差甚远。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其贪婪和吝啬必将使他变得目光短浅;一个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人,其人格魅力则使他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公道正派、人格高尚,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进而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徐静同志正是这样一位领导。引岗渠之所以有今天,除了上级领导支持和全体人民的拥护外,徐静同志作为核心领导之一,大量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都是他的人格魅力在发挥作用。大家都知道,引岗渠的困难无以言表,无以数计,但是,上至领导决策,下至百姓的搬迁,只要是徐静同志到场,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矛盾就会得到缓解,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我调至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工作后,把徐静同志对我的惠教、对全县人民的贡献,归结为一句话,“春风化雨、誉满鹿泉”,请书法协会会长李建英同志用草书写成,装裱好,送给徐静同志,挂在客厅正中间。不多久,我再去时已不见了,待问原因,他说一个人的功过是非,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大家有数就行了。
第二,做事踏踏实实。优秀干部不是自封的,不是钱买的,也不是谁给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工作干出来的。凡是干工作,均要负责任,问题在于为谁负责。引岗工程,几经周折,上级领导一度看法不一致、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徐静等一批同志本着对人民负责、对社会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顶着压力,克服困难,完成了一项历史性工程。工作中他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了一是坚持原则。对在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凡对工作有利的,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去做好,有时难免会遇到不理解,但他都坦然对待。一次我随杜英杰、高绍书、徐静同志到平山县委找时任县委书记的张铄同志商量事情,乘座一辆厢式的华沙汽车,徐静身材高大坐在前面,我随杜、高两位领导坐在后面。一路上两位领导在议论施工总团的负责人,各抒己见,谈到了几位人选,其中争议最多的是徐静同志。对此事我很长时间忧虑,给徐静同志说吧,违犯组织原则,甚至影响领导同志之间的关系。不说吧,徐静同志对我恩重如山,心有愧疚。一直到徐静同志离休以后,我才谈起此事。他听了之后微微一笑,未置可否。二是坚持真抓实干。在工程最困难、最紧急的时刻每次都能见到领导的身影。记得在一个寒冷冬天的晚上,绵右渠决口,洪水直扑冶河渡槽工地,不采取紧急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徐静等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几个年轻同志脱去棉衣,跳入齐腰的水中,用身体挡住洪水,其它同志用草袋装沙土把决口堵死。抢险完毕以后,团里给我们每人喝了一碗面汤,此后施工团简报、墙报、广播站反复进行表扬。三是坚持雷厉风行。有一年汛期,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防汛指挥部通知,上游山洪暴发,洪水已到离我们工地60华里处。我以最快的速度向徐静、李万才同志作了汇报,领导马上做出布置,动员所有力量,连夜将施工工地的设备、用具、材料抢收到河岸,无一受损。到第二天天亮时,滔滔洪水,滚流直下,我们还在河边抓到不少被洪水冲昏的鱼,其中一条最大的有20多斤。当前,高效率,快节奏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必然要求,“引岗”精神时刻鼓舞着我,珍惜有限的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四是坚持奋发向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开拓事业的新局面。徐静同志是这样教导我的,平时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直是多病缠身,即使是这样,他还坚持把每项工作做到最好。30年后,我回想起来才知道,多病的原因除身体情况外更主要的是工作压力大。如果对革命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不出事,不求有建树,也许就不会病魔缠身。现在,徐静同志又受石家庄市佛教协会委托,负责恢复、重建灵岩寺的工作,我几次去看他,从交流中我发现他对佛教的学习研究也颇有造诣。宗教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诉求,它为滚滚红尘中的人们提供一种精神家园。佛教要求人们包容异己者,同情弱小者、布施贫困者;在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时,要更多地为对方着想,以和为贵;在商业活动中应利益均沾。徐静同志能把佛教理论与实际生活融汇贯通,结合得非常好,听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想,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得清新、祥和,人类家园就有希望变成人间净土。
第三,做官清清白白。自古以来,“公生明、廉生威”,为官清正廉洁就能树立威信,办事公道正派,就能一呼百应。引岗工程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干部,除了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勤奋工作,每个人都是清正廉洁的典范。徐静同志几十年为党工作,为人民为大家做的事情难以计算,可就是没有为他自己谋过私利。在引岗工程中,培养输送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干部、工人,农转非也有相当数量,其中唯独没有他的子女和亲属。引岗工程后期,有的干部动用拆余下来的材料为自己修房盖屋,徐静同志作为主要领导,不但自己不用,还坚决抵制了这种损公肥私的现象,据说为此还影响了与一位领导的团结。从徐静同志的为官之道,我体会主要有三点:
(一)推功揽过,甘为人梯。我国古代兵法曾有“良将无功”之说,其意思是优秀的将领以战争胜利的全局为己任,不争个人的一己之功,更不与部属去争名利。对一位主要领导来说,善于把功劳和名誉归于自己的同事和下级,勇于承担工作中的责任,正确对待功过得失,是必备的优秀品质。
(二)海纳百川,容人有量。在同等的客观条件下,用人的气度与取得的成绩是成正比的。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成常人难成之事。一位主要领导要有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气度,包括能容有缺点的人,有意见的人,反对自己的人,能力水平超过自己的人,使大家能够精神愉快的,尽心尽力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作为领导干部只有严于自律,党性纯洁,人格高尚,才能赢得一班人的信赖和支持。否则必将威信不高、口碑不佳,讲话没人听,布事无人办,难以驾驭局面。
由于水平所限和时间已久,有些事情很难表达准确,请大家批评指正。借此机会向关心、培养我成长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起在“引岗”中战斗的兄弟姐妹表示良好的祝愿,愿大家身体建康,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2OO4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