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岗渠随想
高一(6)班 吴玉茜 《引岗渠》,那富有激情的文字。以我现在的心态,大概是写不出来的。不是因为我对引岗渠不喜爱,是怕写不好,怕玷污它,而对它愈发的敬重。它并不只代表着它本身,而是代表着热血和汗水。代表着艰苦奋斗的那个年代、那种精神、那群人。如果我以往的喜爱只是浮于表皮的话,那现在大概就是扎入骨髓中了。 透过我层层的皮肤,依稀可以看到血液在静静流淌,可以看到那扎入骨髓的引岗渠。那102公里并不太长的河流,缓缓地向我诉说那段被尘封的历史。 拨开层层的迷雾,探寻那段尘封的历史。将时间赋予的尘埃吹散,将一个未曾展现的引岗渠慢慢呈现在世人眼前。那渠是哺育着、连接着蟠龙湖的人;那渠是蜿蜒曲折的水龙,镶嵌在太行山上。那渠的雄伟壮大,气势磅礴;那渠上血与泪、汗与苦。 最近总是彻夜难眠想着如何将引岗渠的精神表达出来,如何将老前辈那布满荣耀的一生表达出来。每每下笔,却又每每顿笔。仿佛再华丽的文藻、再优美的文字也表达不出来。 就这样的停笔吧,我想我如何再写,也写不出那种精神的可贵。毕竟,他们用的是血铸成的笔杆,而我的手是稚嫩的。就如此的留下一些遗憾吧。
鹿泉人民的希望之渠 高一(6)班 安丽贤 自从看了引岗渠书画展之后,我才知道这项工程有多么的伟大,多么的震撼人心。那动人的事迹,永垂不朽的引岗精神在时时刻刻地打动着我…… 在以前,水源奇缺的时候,日子很苦那是肯定的;水资源奇缺,农田得不到及时灌溉,人们都在担心着温饱问题;就在那水源奇缺,没有粮食的艰难岁月里;就是那凝聚着三县人心血的引岗渠,让我们从此摆脱了那无水无饥之苦。当我看到那一个个抛家弃子,投身到引岗渠的建设中的人,我的心里也有一丝的暖流涌进。 引岗渠,全长102千米,不只是一块块砖石砌起来的,还有无数人的力量、心血,那带头的领导,那坚持不懈的信心,还有那崇尚的理想,那永垂不朽的引岗精神,在影响着世世代代。 让我感动的还有那一座座源源不竭的水库,是引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说那经过千灾万难的八一水库,1958年元氏县修建,除1963年闹水灾把水库灌满,一般年份存水很少,引岗渠通水以后,年年冬季按计划蓄水,用于灌溉和旅游。引岗渠,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谋划,于六十年代末期动工,在石家庄地委的领导下,获鹿、平山、元氏三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上了及其艰难的创建旅程,在各方面最困难的时候,经过五年的奋力拼搏,完成工程量750万立方米,多么浩大的工程啊。 通过了千千万万人的努力,轰轰烈烈的伟大工程,属于我们三县人民的工程——引岗渠终于建成了。不只是从前,甚至是现在,还有以后,引岗渠都将影响我们世世代代,造福我们,所以我会永远铭记在心,还有那闪闪发光的引岗精神。 |